[快訊] 林柏均醫師團隊,關於感知性污名與內化性污名引發孤獨感,影響男同志及雙性戀男性自殺風險之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01_JFMA_LinPC_03

 

 

文章介紹

 

全球數據顯示,同性戀和雙性戀者的自殺風險遠高於異性戀者,尤其是在社會污名與歧視較為嚴重的亞洲地區;即使台灣在 LGBTQ 權益上走在亞洲前列,這一群體仍面臨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性少數群體面臨的歧視、內心的負面自我認知,以及由此產生的孤獨感,可能是導致高自殺風險的關鍵因素。然而,這些因素之間具體如何相互影響,以及年齡等因素是否會改變這種結果,仍尚未有定論。

 

為了深入研究,林柏均醫師團隊招募了 400 名台灣的男同志和雙性戀男性參與調查,並採用「調節中介模型」來分析歧視、孤獨感、自殺風險等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年齡、教育程度和性傾向是否會調節這個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來自他人的歧視(感知性污名),還是內心對自己性傾向的負面看法(內化性污名),都會增加孤獨感,提高自殺風險。特別是年紀較大的男同志和雙性戀男性,內化性污名與孤獨感之間的聯繫尤為強烈,這可能與他們生長於較保守傳統的社會背景,經歷過更多的壓迫和歧視有關。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 41.8% 的參與者有自殺風險。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這個族群的孤獨感與自殺風險之間相關聯,還進一步提供改善方針,包含: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積極制定和推廣反歧視政策、加強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務等等,呼籲大眾共同營造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有助於該族群建立健康的自我認同,降低自殺風險。

 

 

恭喜林醫師!

 

你是否曾經對某個研究主題充滿熱情,卻發現 PubMed 上根本找不到任何相關文獻?想知道要如何把這樣的挑戰轉化為機會嗎?來聽聽陳醫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林柏均醫師團隊,關於感知性污名與內化性污名引發孤獨感,影響男同志及雙性戀男性自殺風險之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簡潔有力的陳述結論與呈現圖表,越來越重要。

 

作者:邱家佑 醫師(Mayo Clinic)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器官移植候選人 QuantiFERON 檢測未確定結果之分析與建議處理流程之研究,獲 Transplantation 刊登!

 

 

GRSP_20180203_0277

 

 

這一篇是在 2023 年 10 月開始做資料的收集,2024 年 2 月初投到 Transplantation,在 3 月底收到 revision。意外的是,兩位 editor 看完給了正面的短評,只有一位 reviewer 給了三點 minor revision。

 

另外,文章我們也投稿到 2024 年 6 月美國移植年會,幸運被選為 oral presentation,而這篇文章正式刊出的時間需要在年會之後,因此這次的 revision 雖然相對簡單,且給了長達三個月的時間,我們還是稍微拖延回覆時間,讓論文發表在年會之後。

 

這篇文章是觀察到 Mayo Clinic 三個院區的器官移植病人,他們在移植前的肺結核測試有 indeterminate(不確定)的結果,團隊著手計算有多少人在移植之後得到肺結核,同時我們也是第一個提出檢測流程圖。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80505_第二十一梯次課程紀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簡潔有力的陳述結論與呈現圖表,越來越重要。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葉大全醫師團隊,關於線上高解析度經顱直流電刺激左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對思覺失調症患者主要負面症狀及腦電圖功能連結的影響之研究,獲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刊登!

 

 

01_PCN_YehTC_11

 

 

文章介紹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會出現缺乏動力和無法感受愉悅等負面症狀,這些症狀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

 

葉大全醫師團隊使用了一種叫做「線上高解析度經顱直流電刺激術」(online HD-tDCS)的新技術來治療思覺失調症的負面症狀。研究採用了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的設計,總共有 59 位患者參與,平均年齡 43.36 歲,其中一半是女性。

 

團隊將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接受真正的 HD-tDCS 治療,另一組則接受安慰劑治療。治療的目標是大腦的左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研究團隊使用一個叫做 PANSS-FSNS 的量表來評估患者的負面症狀變化。

 

結果顯示,接受真正 HD-tDCS 治療的患者,其負面症狀比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改善得更多。在治療結束後、一週後和一個月後的追蹤中,兩組患者的 PANSS-FSNS 分數差異分別為 2.34、4.28 和 4.91 分。

 

雖然接受真正治療的患者比較容易感到頭皮刺痛(63.3% vs 10.3%),但整體來說,HD-tDCS 治療是安全有效的。研究還發現,HD-tDCS 治療可以降低大腦默認模式網路中的 delta 波段連接。

 

這項研究顯示,當結合線上功能性定位時,高解析度經顱直流電刺激對於改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負面症狀既安全又有效。

 

 

恭喜葉醫師!

 

要怎麼找主題,是來自臨床上遇到的問題,還是讀 paper 時得到的靈感?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葉大全醫師團隊,關於線上高解析度經顱直流電刺激左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對思覺失調症患者主要負面症狀及腦電圖功能連結的影響之研究,獲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器官移植候選人 QuantiFERON 檢測未確定結果之分析與建議處理流程之研究,獲 Transplantation 刊登!

 

 

01_Transplantation_ChiuCY_26

 

 

文章介紹

 

邱家佑醫師團隊想要探討器官移植前篩檢潛伏性結核病感染(LTBI)的重要性。因為移植後要吃抑制免疫力的藥物,可能會讓體內潛伏的結核菌「復活」。

 

目前發現,用 QuantiFERON(QFT)這種血液檢測來篩檢 LTBI 時,有些人的結果是「未確定」的。這些人比起檢測為陰性的人,更容易在移植後發生結核病再活化。但是,要如何處理這些「未確定」的結果,目前醫界還沒有一致的看法。

 

團隊分析了 13008 名準備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其中有 736 人(約 6%)的 QFT 結果是「未確定」的。在這些人當中,有 247 人(34%)進行了第二次 LTBI 篩檢,有 39 人(5%)接受了 LTBI 的治療。

 

再次篩檢的 247 人中,有 75% 還是用 QFT 檢測,19% 改用另一種叫做 T-SPOT.TB 的方法,6% 則是用皮膚結核菌素測試。結果發現,再次用 QFT 檢測的人中,有 86% 還是「未確定」。但是用 T-SPOT.TB 檢測的人,全都呈現陰性結果。

 

最後,在這 736 名 QFT 結果「未確定」的病人中,只有 2 人(0.3%)在移植後真的得到結核病。值得注意的是,這 2 人都沒有進行第二次篩檢,也沒有接受 LTBI 的治療。

 

研究結論建議,如果第一次 QFT 檢測結果是「未確定」的話,第二次檢測最好改用 T-SPOT.TB,這樣比較容易得到明確的結果。不過,即使 QFT 結果是「未確定」,移植後得到結核病的機率其實很低。

 

臨床在決定是否給予 LTBI 治療時,還是要考慮病人的個人風險因素,和病人一起討論做決定。

 

 

恭喜邱醫師!

 

手上同時有很多論文在撰寫,如何分配時間?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器官移植候選人 QuantiFERON 檢測未確定結果之分析與建議處理流程之研究,獲 Transplant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林舜穀醫師團隊,關於中醫醫療系統於 COVID-19 後的發展及專科化策略重點之文獻回顧,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01_JFMA_LinSK_17

 

 

文章介紹

 

儘管精準醫療、再生醫學和智慧醫療等現代醫療技術迅速發展,傳統中醫在台灣仍占據重要地位,反映了其文化和歷史意義。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系統涵蓋中醫,讓民眾可以將中醫與西醫結合,形成全面的醫療服務。然而,隨著醫療需求的變化,現在的中醫師面臨新的挑戰,需要更專業的訓練來因應複雜的醫療環境。

 

林醫師團隊指出,中醫專科化有助於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改善病患的療效,並提升臨床研究的品質。在 COVID-19 疫情期間,中醫師面對病患其靈活性與有效性,展現中醫在緊急醫療中的適應能力,並凸顯出專業化訓練的重要性。

 

專科化能夠幫助中醫更有效地應對類似的健康危機,並改善其與西醫的整合。像是在癌症、中風、慢性病等方面,專科中醫的介入都能有效降低併發症風險,甚至提高存活率。

 

借鑒韓國傳統醫學專科醫師制度的經驗,台灣正致力於推動中醫的專科化培訓和規範,包括內科、針灸、兒科等多個專科,也同時制定相關法規,希望能建立一個完整的中醫專科訓練和認證制度,促進中醫在台灣健保體系中的長期可持續性。

 

林醫師團隊認為,專科化的中醫醫師培訓不僅可以提升患者照護品質,還能優化醫療資源的利用,進一步推動台灣中醫與現代醫療體系的融合,並加強公共衛生應變能力。

 

 

恭喜林醫師!

 

中醫師在門診收案做研究,有時要依病人主訴調整療程,如何處理?一起來看講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50517_第六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快訊] 林舜穀醫師團隊,關於中醫醫療系統於 COVID-19 後的發展及專科化策略重點之文獻回顧,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問:要上班又要學習臨床技能,哪來時間寫論文?

 

 

 

 

00_FB_OfficeHour_112

 

 

問:要上班,也要學習臨床技能,怎麼可能有多出來的時間寫論文?

 

答:(蔡依橙)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每次到了 PGY 應徵的季節,總會有部分同學有 SCI 發表,而另一些則沒有。

 

 

時間就這麼少,有論文的人是不是都靠背景?

 

如果有論文的同學在網路上被討論,總有人認為,PGY 就是要好好學習各科的知識,如果去寫論文就是不務正業,沒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大谷批評者:指定打擊就好好打擊,去盜壘就是不務正業,沒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還在想著要當投手,真是太糟了。)

 

許多 PGY 同輩也很好奇:「明明白天要上班、照顧病人、學習臨床知識,晚上如果又加班值班,時間根本不夠用。那些有論文的人是不是靠背景?或者是別人幫他寫的?」

 

上班加上學習,剩餘的時間並不多。但其實這個問題並非 PGY 專有,即使到了主治醫師甚至科主任也都是一樣的,他們要上班,開不完的各種會議,加上自己的門診跟手術時間,更別說還有不少人有家庭跟小孩要顧。但是……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問:要上班又要學習臨床技能,哪來時間寫論文?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