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氣縱膈之教學影像,獲 JAMA Cardiology 刊登!
這是我在住院醫師第二年照顧到的個案,即使在我們有找外科的介入處置下,很不幸的這個個案最終還是死亡。在分析死亡原因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個案。
撰寫論文最重要的就是文獻搜尋,有適當的文獻搜尋,才可以清楚知道目前大家的「已知」是什麼,而這篇文章又讓我們多知道哪些。透過文獻搜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 pulmonary barotrauma 的個案,常見的表現有皮下氣腫、氣胸、縱膈腔氣腫,然而併發心包膜積氣卻很罕見(也是我們認為他最主要的死因)。
我們認為這個個案富有教育意義,在困難插管的病患可能會遇到這種併發症,因此才撰寫這篇論文。
圖片處理的細節所用到的技巧並不多,最關鍵的步驟是如何挑選一張清楚的圖片來表達這篇論文的主題,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張電腦斷層的圖片而並非數張,這個跟《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所教的觀念一致。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肝膿瘍併發腦出血之影像,獲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Liver abscess 會併發眼內炎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所以在查房時,針對肝膿瘍的個案,除了觀察他的治療狀況外,我都會特別關心病患是否有視力模糊、眼睛疼痛、眼紅腫等症狀。
當患者罹患敗血症時,可能在例行抽血、有症狀或懷疑有冠狀動脈狹窄時,會抽 troponin-I,不過因為敗血症本身就可能造成 troponin-I 升高,導致蠻多的患者多作了診斷性的心導管,卻沒有發現冠狀動脈狹窄。
在一般狀況,troponin-I 超過 40 ng/L 就被認為不正常,但在敗血症患者用這樣的標準可能過低。蔡醫師與其團隊想知道,如果將診斷標準提高,會不會增加對敗血症患者偵測冠狀動脈狹窄並有心肌梗塞的準確率,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收入了 123 位 NSTE-ACS 同時有敗血症的患者,其中有 77 位最終診斷為 NSTEMI with type 1 MI。根據其 troponin-I 數值,去計算 ROC 曲線的各種數值,發現整體 AUC 為 0.705,切點為 > 300 ng/L 時,可得到 sensitivity 68.4%、specificity 70.2% 的最佳結果。
作者認為,在敗血症患者的身上,如果想使用 troponin-I 診斷 NSTEMI with type 1 MI 的話,應該使用 300 ng/L 作為診斷標準。
針對臨床上的困難,回顧患者資料,並計算出更準確的數值,是很不錯的研究題材,取得容易、有臨床意義,並能啟發未來的大型研究。
恭喜蔡醫師!
常喝咖啡的人,健康狀況跟沒喝咖啡的人一樣嗎?在有喝咖啡習慣的人之中,喝不同種類的咖啡,健康狀況一樣嗎?性別在這裡面又有怎樣的角色呢?這是呂醫師與其團隊很有興趣知道的事情,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使用 Taiwan Biobank 資料庫,收入 23073 位成年人,平均 54.57 歲,根據性別、咖啡飲用量、所喝咖啡種類(黑咖啡、加奶精、加牛奶)分類,並研究其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結果發現,每天喝咖啡超過一杯者,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較低。而女性不管喝哪一種咖啡,代謝症候群都較少,但男性卻只有喝黑咖啡者,才有這樣的特性。
作者們很清楚的知道,這樣的研究確認的是相關性,並非因果關係,所以全文多使用 relationship 來說明這樣的關係。但即使只是相關性,對於我們思考背後的各種因素也很有意義,日後在臨床工作上,分類與診斷患者時,也多了一些資訊。
恭喜呂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