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醫 一般科 謝宛廷 醫師

我從醫學生時期就開始關注新思惟的課程了。因為自己過去並沒有參與實驗室或發表論文的經驗,會擔心未來在申請的競爭力落後同儕一截,總想要在起步之際,先累積一些基礎能力,使自己幫得上老師的小忙,讓老師更願意指導我。
PGY 上工的三個月後,一方面開始有足夠的存款可以自由運用,另一方面也想要及早投資自己、儲備起步量能,因此報名了這次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作者:高醫 一般科 謝宛廷 醫師

我從醫學生時期就開始關注新思惟的課程了。因為自己過去並沒有參與實驗室或發表論文的經驗,會擔心未來在申請的競爭力落後同儕一截,總想要在起步之際,先累積一些基礎能力,使自己幫得上老師的小忙,讓老師更願意指導我。
PGY 上工的三個月後,一方面開始有足夠的存款可以自由運用,另一方面也想要及早投資自己、儲備起步量能,因此報名了這次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作者:希望自己能從 0 到 1 的 PGY
在這個申請住院醫師都得講究論文產量的年代,無論學長姐或同事,在談到面試第一志願科別的時候,重點總是離不開「有沒有跟科主任寫過 paper」、「寫了多少 paper,題目跟某科有相關嗎」之類的話題。
每當想到自己至今還沒有任何一篇論文,而同事們已經找到指導老師且正在完成發表的路上,總希望自己能夠跨越這道門檻,讓自己的論文產量從 0 變成 1。
在沒有跟過老師、沒有統計或繪圖的實戰經驗的前提下,我看到新思惟提供的課程。
作者:順天堂中醫診所 陳書平 醫師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 博士候選人

民國 108 年錄取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博士班臨床組,選定老師後,滿腔熱血投入研究中,為的是想知道中醫介入是否可以降低雙極性情感病人的復發次數。
結果出來之後,也很快地寫出投稿論文,但一連投了好幾家期刊都被退稿;有時很快就得到回覆,有時好幾個月都沒消息,最後得到的結果還是被退稿。等待回覆的期間又不能一稿多投,終日魂不守舍,甚至考慮要不要休學。
但想著距離畢業門檻就剩兩篇總分合計為 4 分的 SCI 稿件,心中還有好多點子想去研究,遲遲不願按下「休學申請」,甚至是「退學申請」,這麼做很簡單,卻會否定自己選擇走的路還有他人對我的幫助。
作者:大林慈濟醫院 放射腫瘤科 醫學物理中心 李明芬 醫學物理師

沒有什麼事別人理所當然要幫你!
願意試試的話,處處是貴人。
跟六年前上簡報課的心情差很多;當時課前滿滿興奮感跟期待,課中享受每一個環節的上課養分,課後快樂進化成長的自己。

「身為一個論文小白,很感謝有這樣的課程,從找老師、寫作到投稿步步解析。並帶著我們手把手指導統計,讓我有更深的了解。」
「課程涵蓋實際統計、製圖、寫作,以及工作之餘時間分配,與指導老師討論回覆該注意的地方,讓初學者有所依循。特別感謝講師們讓遲到的我補課,萬分感謝。」
在選擇指導老師,或者選擇一起工作的團隊,有哪些重點需要注意?聽過不少很努力但最後失敗的例子,該怎麼去避免?來看看蔡校長的建議:
「原本以為不在醫院工作之後,課程幫助應該不大,沒想到仍然有非常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謝謝新思惟設計精彩實用的課程,軟體好用,實作收穫非常多,老師上課有問必答,大推新思惟課程!」
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學員中有國際經驗,或即將有國際經驗的人變多,請問他們是怎樣的生涯狀態?有什麼值得我們參考的嗎?
2022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校友成績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發表共 1037 篇!超過一百位校友是發表人生中第一篇 SCI 論文,且半數為住院醫師或實習醫師。校友成績證明,成功登上 PubMed 非難事,越早來上課越早見效。
關於外科系的研究課程,歡迎參考我們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從統計內容到講師,都是針對外科領域所打造,有外科雜誌 editor 與 reviewer 角度分享、有限個案數相關的統計、survival analysis 統計製圖、如何有效回覆 reviewer 等不同主題。
對統合分析,或者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文獻回顧等不同文體有興趣的朋友,我們也有相應的課程喔!主題不同,一樣高品質、一樣好口碑、一樣充實內容!
來到工作坊上課,不但不會感到無聊疲累,還覺得內容易懂好吸收,為什麼新思惟的簡報跟演講可以如此清楚有效的傳遞知識呢?如果你想知道好簡報的秘訣,歡迎參考以下兩種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
關於課後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專屬於新思惟工作坊校友的線上 Office Hour,開辦囉!課後應用遇到問題,想問問校長的意見嗎?歡迎你來。
期待未來您也能與我們分享,論文被接受那一刻的喜悅。
一起來回味,活動當天的精彩時刻。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各項分數都在 4.76 以上,謝謝大家的肯定。
根據課前的統計分析,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各種匿名建議,我們均已在會議中提出討論,將持續改進。感謝各位的參與和鼓勵!
關於外科系的研究課程,新思惟量身打造,由外科雜誌 editor 與 reviewer 第一手教學,指導有限個案數相關的統計;若想從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或文獻回顧著手,打造更完整的學術歷程,我們的課程也提供了撰寫重點。
對於資源缺乏的研究者,想要免 IRB、免收案就能學術起步嗎?現在有兩個選擇囉!無論是評估一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療效,或是評估多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效果,兩種工具在手,產線更多。
而上過新思惟課程的同學,常提到我們的內容都特別好吸收,進而產生好奇,同樣都是教學,為什麼我們的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課程中會詳細分享,精準製圖的重點和傳達資訊的要訣。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個人品牌是不可或缺的。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