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迷途的研究新手一個機會,在需要時開始起步。

 

作者:亞東醫院 小兒部 許鈺敏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許鈺敏醫師團隊,關於臺灣玻璃娃娃的生活功能獨立性之研究,獲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刊登!

 

 

20220812

 

 

醫院要求論文,卻不會教你怎麼做研究。

 

從住院醫師以來,科內就一直希望我們寫出論文,也知道要升上主治醫師,沒有論文沒辦法升上去,即使處在焦慮狀況,很早就努力起步,但是不得法門,就像原地游泳一樣用盡全力一無所獲。

 

一直以來在研究資源比較匱乏的邊陲地區,加上科內寫論文的風氣實在不盛,老師們也都忙著臨床的事情,沒辦法帶著我們寫論文,不管是實驗設計或是研究結構都要靠自己摸索,老師頂多提點你一兩句、給一兩個關鍵字,其他得自己想辦法,有時候關鍵的構思跟思維卡住,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該如何陳述。

 

即使自己讀過很多論文,也嘗試模仿,對結構還是一頭霧水,寫論文時只能嘗試依樣畫葫蘆,但是少了那點訣竅,常常就是在門外打轉,浪費時間,寫出來的瞬間自我感覺良好,隔兩天再看又覺得結構混亂、漏東漏西,看了很多論文寫作的書籍也不得竅門。

 

 

盡早投資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因為臉書上一直出現學長姐上課之後的感想,所以早就在考慮新思惟研究課,我長期有在自費上課,以一天的課程來說,確實算是一筆大的支出。

 

那時候想著投資自己,畢竟無論是後續要走學術路,還是考過次專要拿牌,都要有論文發表才算數,思來想去覺得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嘗試起步,至少在數據更加全面、更有臨床洞見的時候,先把自己都準備好了。

 

上課的時候,得到了基本架構的知識,也大概知道要按照什麼樣的編排,會比較容易命中。講師們也常提到,很多時候不是出於學術原因,而是 reviewer 看了你的論文就是不喜歡,講師針對這些不喜歡,提出可能的面向和優化方案,讓後續投稿和回覆審稿者更加順利。

 

如何選擇投稿雜誌、擬定策略,也是沒有人帶入門,自己很難參透的東西,沒有人點出這些經驗總結,自己也不知道要撞牆多少次、被拒稿多少次才能夠有所推進,被拒稿太多次的挫敗真的會讓人心灰意冷,進而把論文丟在一邊,反正也投不上就自我放棄了(還沒開始就斷頭的學術路……)

 

另外,講者們在課前回答基本問題,在課後也有提供回饋,包含那些如何應對 reviewer 的教戰手則,都是很寶貴的經驗分享跟統整。

 

 

跨越統計高牆,拚出研究成績。

 

在學校時,就對統計學一竅不通,想到那些漫天漫地的統計方法,有母數、無母數、常態分佈、非常態分佈等等,光是想到論文要統計就覺得很崩潰。但是上課時有簡化過程,對於如何取捨統計,講者們都給出簡單扼要的建議,讓人感覺去做統計好像也沒這麼難,產出這些漂亮的圖和表格,也不是什麼艱難晦澀的事情。

 

讓一件無從著手的事情,讓一個迷茫無途的新手,可以開始找到正確的方式用力,開始構築方向和嘗試起步,這是我覺得這門課程最最寶貴的地方。

 

雖然上完課之後隔了很久才有論文發表,但是學到的技能和認知是帶在身上、裝備在腦中的,隨時預備好,給自己起步的機會。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