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蔡依橙)
我會建議至少要引用,在研究法中也可以說明資料來自於一個更大的計畫。
論述的話,還是照各自的邏輯去寫,盡量不要複製貼上,以免被相似性比對軟體懷疑相似比例過高,甚至被指控自我抄襲 self-plagiarism。

答:(蔡依橙)
我會建議至少要引用,在研究法中也可以說明資料來自於一個更大的計畫。
論述的話,還是照各自的邏輯去寫,盡量不要複製貼上,以免被相似性比對軟體懷疑相似比例過高,甚至被指控自我抄襲 self-plagiarism。

問:沒有部定資格的教職,對職涯有幫助嗎?意思就是,我目前是掛兼任助理教授上課,但是學校不幫送教育部核定,這樣我還是助理教授嗎?
答:(蔡依橙)
我們在討論是否有教職,都是看你有沒有教育部長名字的那張證書,也就是所謂的部定教職。

問:校長好,上次請教你的那篇已經初步被接受,要求 minor revision。審閱者表示,連續變數的 result 必須要用 mean 和 95% CI 表示,我已經給了 mean 跟 SD,表格如果又加上 95% CI,會顯得很複雜,請問校長,我應該把 mean / SD / 95% CI 都寫上,還是砍掉原本我給的 SD,保留 mean 跟 95% CI 呢?
答:(蔡依橙)
都可以。我個人的話,會寫上 mean / SD / 95% CI,讓審閱者滿意之外,這篇日後如果有人想做統合分析,他就不用自己再換算出 SD。

問:校長好,上次 Office Hour 詢問的那篇順利進入審閱,現在 reviewer 給我們 revision 的機會,不過有些問題令人覺得苦惱,想請問我該怎麼回。
我的 study 是比較同一疾病的兩種不同治療,之後的預後。我在 methods 提到我們是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但 reviewer 很有意見,認為我們是 retrospective study,不可以說自己是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
可是我查 paper 說,study 可以分為 observational 和 interventional study,interventional 以 prospective 為主,但也可以是 retrospective。我要明白列出參考文獻,並說他錯了嗎?
答:(蔡依橙)
明白指正 reviewer,不是很好的策略,他畢竟擁有 reject 你的權力。
筆名:知道要如何長大的自己

第一次接觸到新思惟是在 2014 年,醫院邀請蔡校長來分享醫學海報的製作,那是第一次見識到,原來不需要很大的組織,就可以把課程活動辦的實用而充滿細節,也知道公版 / 模板不一定是對的。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王維祥 同學

我本身還沒有發過 paper,參加課程是希望能學到有關醫學論文的寫作方式與概念,從早上九點開始的課程到下午四點多,整體非常充實,不僅對於整個流程更加熟悉,還有一個固定的模板能直接帶入,就像是填充題一樣可以想辦法把這些洞填滿。
從那一刻起我才知道原來論文的產出可以這麼簡單,不僅僅是靠靈感而已,因為光靠靈感不可能天天都有,有時候會停滯不前,需要有能夠依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