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兒科急診(PED)出現陰囊疼痛(SP)的兒童患者中,那些特性與睪丸扭轉(TT)和之後睪丸切除的相關,尚不清楚。顏辰瑋醫師團隊想要研究患有 SP 的兒童中 TT 和隨之的睪丸切除的因素。
團隊分析了在長庚醫院 4 個分部的 PED,在 10 年內有 SP 患者(年齡 ≤18 歲)的數據。
總共有 256 名兒科患者出現 SP。平均年齡為 11.60 ± 4.61歲,72.7%(n = 186)的患者年齡在 10 到 18 歲之間。54.7%(n = 140)患者的疼痛位於左側,SP 發作後到 PED 就診的間隔為 22.45 ± 31.27 小時。
總共 84 名(32.8%)患者需要進行手術,其中 72 名(28.1%)患者有 TT。有 TT 的患者中,有 28 名(38.9%)需要進行睪丸切除。經過分析,TT 和隨之的睪丸切除與 SP 發作後到 PED 就診的時間較長、睪丸在超音波下的血流訊號消失、SP 發作後到手術的時間超過 24 小時以及 TT 的程度較高有關。其中,沒有患者再次出現 SP 症狀或 TT。
顏辰瑋醫師團隊的研究發現,在 PED 出現 SP 的患者中,TT 的發生率為 28.1%,其中38.9% 的 TT 患者需要進行睪丸切除。對於 TT 的兒科患者,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於防止隨後的睪丸切除。
恭喜顏醫師!
近期參加《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的 PGY 學員,最常提問:如何完成一篇能被 accept 的論文、論文的基本架構及內容該如何產出?一起來看看蔡校長的建議。
- PGY 做研究須知的論文投稿那些事:花點小錢投 OA 但至少有分數的期刊,還是乾脆投非 SCI 的期刊?怎麼知道雜誌審稿的時間,讓投稿效率最佳化?
- 為什麼 PGY 寫出論文這麼難?
- 為什麼從見實習醫師、PGY 到 R 這階段,研究初學者最重要的技能,會是統計、作圖、寫作?而不是思考研究方向、收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