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奇美醫院 兒科部 陳閔鉉 醫師
次專畢業在即,急,論文小白要有產出!
在 1 月的寒風細雨中,北上參加新思惟舉辦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讓我受益匪淺,對學術寫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身為論文小白卻又要在次專畢業時限內有產出,實在令人惶恐。在這次工作坊中,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學術寫作架構、排版與圖表、統計概念、期刊選擇以及選擇指導老師的寶貴知識。
作者:奇美醫院 兒科部 陳閔鉉 醫師
在 1 月的寒風細雨中,北上參加新思惟舉辦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讓我受益匪淺,對學術寫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身為論文小白卻又要在次專畢業時限內有產出,實在令人惶恐。在這次工作坊中,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學術寫作架構、排版與圖表、統計概念、期刊選擇以及選擇指導老師的寶貴知識。
「雖然已有投稿經驗,但來上課又獲得一些想法。也謝謝老師們給我目前卡關的碩論和被退的稿件未來的方向。」
「整天課程收獲很多,尤其實在實作課程,老師們都很細心的指導。」
老師給數據,但跑出來不顯著,該怎麼辦呢?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明白一些學術界的潛規則,最重要的是真的靠自己跑出一張張統計圖表。」
上過新思惟,統計突然變簡單了!不過後續回去應用,軟體跑出很多參數,需要理解每個名詞的意義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2024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共 944 篇論文發表!論文破蛋 71 人,34 位為住院醫師、見實習醫師、醫學生,非醫療相關學員人數也逐年上升,資深校友甚至開始挑戰分數更高的期刊!成績證明,成功登上 PubMed 非難事,越早來上課越早見效。
關於外科系的研究課程,歡迎參考我們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從統計內容到講師,都是針對外科領域所打造,有外科雜誌 editor 與 reviewer 角度分享、有限個案數相關的統計、survival analysis 統計製圖、如何有效回覆 reviewer 等不同主題。
對統合分析,或者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文獻回顧等不同文體有興趣的朋友,我們也有相應的課程喔!主題不同,一樣高品質、一樣好口碑、一樣充實內容!
來到工作坊上課,不但不會感到無聊疲累,還覺得內容易懂好吸收,為什麼新思惟的簡報跟演講可以如此清楚有效的傳遞知識呢?如果你想知道好簡報的秘訣,歡迎參考以下兩種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
關於課後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專屬於新思惟工作坊校友的線上 Office Hour,開辦囉!課後應用遇到問題,想問問校長的意見嗎?歡迎你來。
期待未來您也能與我們分享,論文被接受那一刻的喜悅。
一起來回味,活動當天的精彩時刻。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各項分數都在 4.86 以上,其中一堂課還高達滿分 5 分,謝謝大家的肯定!
根據課前的統計分析,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各種匿名建議,我們均已在會議中提出討論,將持續改進。感謝各位的參與和鼓勵!
關於外科系的研究課程,新思惟量身打造,由外科雜誌 editor 與 reviewer 第一手教學,指導有限個案數相關的統計;若想從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或文獻回顧著手,打造更完整的學術歷程,我們的課程也提供了撰寫重點。
對於資源缺乏的研究者,想要免 IRB、免收案就能學術起步嗎?現在有兩個選擇囉!無論是評估一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療效,或是評估多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效果,兩種工具在手,產線更多。
而上過新思惟課程的同學,常提到我們的內容都特別好吸收,進而產生好奇,同樣都是教學,為什麼我們的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課程中會詳細分享,精準製圖的重點和傳達資訊的要訣。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個人品牌是不可或缺的。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新思惟提供傳統教育體制外的學習管道和經營策略,致力協助你突破人生的關卡,讓未來有更多的選擇。而新思惟的 YouTube / IG / Facebook,不論在簡報、研究、人生,許多常見的問題,我們也整理了許多應用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剛好是您常用的學習平台,也歡迎追蹤訂閱,並且加入最愛,我們也會不定期推出新的內容唷~
在中午的互動實作時間,跟著老師的指導以及協助,所有同學們都能夠理解資料探勘、統計分析,以及資訊視覺化的重要觀念,並做出很多之前自己都不敢想像能夠親自完成的數據圖表。我們也很替同學們感到開心。
能夠做出初稿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不過因為現在學術投稿環境競爭激烈,如果在投稿送給 reviewer 審閱時,圖表就能夠到達「不會被挑剔」的程度,被接受機率會更高。
以下我們一起看看一些還能夠建議的小細節,以及兩位得獎同學的精彩作品。
作者:(蔡依橙)
最近在新思惟的活動中,有兩個特別趨勢。
最近在我們的網頁中,關於 Office hour 進行方式的連結,被點擊最多。許多來上課的同學也提到,每個禮拜都有一個小時能夠問一些課程之後實際應用的問題,讓人感覺安心。
Office Hour 的進行方式,是在指定時間內,使用 Messenger 傳訊問答。這種「打字之後會收到回覆」的模式,對社恐者友善,除了回答精準之外,還能讓同學發現到一些自己沒注意到的事情。
最近的課程,有不少中壯年的同學來參與。他們並不一定有迫切的論文發表或升遷壓力,而是人生發展到一個程度,覺得應該要挑戰一些過去認為困難或者不擅長的事情。
有的人是在診所工作很多年,生活與收入都已經穩定,想要挑戰一下年輕時候很嚮往的論文發表,於是來報名統合分析課程,當作一項才藝來學習實踐。
也有人已經拿到碩博士,但總覺得所寫的是老師的題目,畢業後想維持發表產能,更想試試看自己是否能夠獨立找到題目,並完成全部的統計寫作。全部只用自己的力量,讓名字出現在 SCI 期刊上面,於是來學網絡統合分析。
資深主治醫師,得知醫院有方便的 TriNetX 資料庫,操作介面方便,PGY 都在撈出資料回答臨床問題,於是想說快點來學統計方式與寫作架構(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儘速讓自己具備指導能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需求,只要同學想進步,我們有課程也有 Office hour,持續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