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評析論文的眼被打開了

 

作者:高雄長庚醫院 針灸科 黃博裕 醫師

 

 

MEPA_20201220_0133

 

 

經過好幾年的臨床工作,每過幾年總會有師長同儕給與研究的資源或建議,總是一開始有想要做,工作一累,可想而知的就癱倒在床上,或打開電腦上網、陪小孩,不知不覺就到了睡覺時間。時間就是不等人的,每天日復一日,驀然回首曾經想開始寫的研究還在那裡。睡前跟自己說明天再開始吧!今天好累,這樣的小劇場不知重複幾回,我最終還下了決心報名了新思惟《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許多很重要的觀念卻不曾聽過

 

第一堂課「論文每段怎麼寫,新手上路最佳解。」陳一銘醫師點出了論文寫作的 4 大段 16 項重點,點出論文寫作的關鍵邏輯的鋪陳,依照論文關鍵架構,一句一句的組合成一篇論文。同時也提醒重要的寫作地雷,不要在論文中出現讓 reviewer 想按下退稿的自爆按鈕。

 

第二堂課「統計圖表與文稿,怎樣規劃才叫好?」吳爵宏醫師從 reviewer 的角度分析一篇好的論文統計圖表與文稿應該怎麼呈現,引用一篇論文:Reasons for Rejection of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AJR by International Authors,原來 reviewer 退稿原因百百種,除了最重要缺乏新而有用的資訊外,「reviewer 就是不喜歡」竟然是前幾名。課程傳授的圖表文稿的視覺原則,確實很重要,卻不曾聽過。

 

 

課程進行簡潔,不會讓人有討厭統計的想法。

 

第三堂課「別怕統計,從實際應用開始教起。」與互動實作是一個連貫的課程,陳一銘醫師用一張圖表就說明了醫學統計最常用的統計方法,搭配下一堂的互動實作,只用了 2 個多小時(含吃飯時間),就讓我自己跑過一遍該會的統計方法,並且依照前一堂課的圖文原則修改出投稿等級的圖,課程進行簡潔,不會有龐雜或讓人討厭統計的想法。

 

課後蔡依橙醫師諄諄教誨,回家再練習 5 遍,才能熟悉這個方法。到這裡我就很讚賞新思惟的課程設計,使用高效率的課程學習設計,也獎勵上課學員課後回想並寫下心得。

 

 

課程沒有一分鐘被浪費掉

 

最後一堂課「寫不出來?過來人的時間與資源安排」蔡依橙校長從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零碎時間是寫不出論文的,對初學者更是 absolute contra-indication,蔡醫師生動的用飛機起飛來比喻「飛機起飛沒在分段跑的」,這句話太酷了,原來我一直使用錯誤的時間管理在看待研究。一樣的一天 24 小時,是可以做兩份工作的(不過這樣做也太爆肝了)。一天過的好快,課程裡沒有一分鐘被浪費掉,連吃飯時間都在跑統計。

 

課後因為研究計畫需要,讀了幾篇論文,發現我的判斷論文的眼打開了,當我瀏覽一篇論文的圖表及論文格式設計後,我就依課上學到的原則,開始評論這一篇論文寫作的好壞,當我讀到一篇 Brain 期刊上的文章,我發自內心為這篇論文的圖形及表格呈現,及論文寫作格式讚賞,內心裡不禁的發出「原來這樣寫才是一篇好文章」的感動。謝謝新思惟的老師們。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01220_第三十五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