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論文被刊出的那一刻,很感謝自己當初決定來上課。

 

作者:林口長庚 兒童腎臟科 顏辰瑋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顏辰瑋醫師團隊,關於急診孩童產生血中離子異常之疾病分布與年齡差異研究,獲 Pediatrics and Neonatology 刊登!

 

 

Mepa_20201017_0555_PN

 

 

回想當初報名參加新思惟國際的課程之前,心中其實是忐忑不安的,擔心自己會不會聽不懂、不會操作;在第一次參與課程後,也懷疑自己是否能夠著手完成論文並順利刊出,隨後也選擇繼續參與了《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現在想起來,很高興當時決定參加研究課程;因為在課堂中,從校長及各位講師的講解、說明下,我了解到,原來在製作圖表及表格需要注意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小眉角,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真的有深深的體悟。

 

(鈺編按:顏辰瑋醫師在疫情期間,陸續報名了《統合分析工作坊》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在課堂上學習論文寫作和做出投稿等級的圖表,日後運用所學,開始論文連發!)

 

 

從不起眼的個案,延伸成一篇研究論文。

 

我本身是兒童腎臟科醫師,不論是在住院醫師時期、總醫師時期甚至是到目前主治醫師的階段,都對電解質有著很大的熱情與興趣;由於調任單位的關係,目前我是在兒童急診服務。對於急診而言,跟一般的門診住院不同的是,來診的病童往往都不會是重複看到的病人,所以想要針對單一疾病相關的電解質異常去做研究分析,難度相對來說就比較大一些。

 

這篇文章會催生出來,說起來真的算得上是陰錯陽差。緣起在某次上兒科急診夜班的時候,一個十來歲的妹妹因為全身無力來兒科急診就醫,做了血液檢查後,結果顯示是低血鉀。安排了其他檢驗項目後,隨著一連串的檢驗結果紛紛出爐,高度覺得病童的低血鉀可能是和本身既有的風濕免疫疾病相關,便幫病童安排住院治療;經過住院過程中,照顧病童的醫師抽絲剝繭下也證實了我起初的懷疑。

 

在這之後,某次與兒童腎臟科、兒童急診科的資深醫師及主任相談時,我提到了這個個案,大家也鼓勵我不妨來整理看看,這些就診兒科急診的病童中,在不同的年齡層或是不同的疾病中會不會有特別的發現,因而讓這篇文章漸漸有了雛形。

 

 

事前做足準備,機會來了就能抓得住!

 

俗話說打鐵趁熱,利用上夜班的空擋,我不斷思考著如何將不同年齡層遇到電解質異常的病童以圖表的方式呈現;下夜班後,在精神與體力許可的情況下,我也查詢其他文獻,並利用開會或是交接班後,叨擾著有投稿經驗的學長姊們討論文章的架構;在平常未上班的日子也抓緊時間請主任給予指導及建議。

 

這樣一來一往的過程,從收集和分析資料、跑統計、撰寫文章、討論與修改等等,大約經過近一年,終於完成了稿件。雖說一開始投稿後很快就被 reject,接著進入討論、修改與選擇投稿期刊的迴圈中,但幸得最後獲得了 accept,真的非常非常謝謝不吝給予我實用意見的所有人。

 

當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刊出的那個瞬間,興奮感溢於言表。真的萬事起頭難,在這次的過程中大大汲取了不少經驗,在下一篇文章的撰寫及投稿過程中著實省下不少冤枉的時間。

 

最後,很謝謝新思惟國際、謝謝蔡校長、各位老師們與助教們,真心覺得受用無窮,更開心自己何其幸運,有參與到這讓人茁壯成長的課程呀!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01017_第三十三梯次課程記錄, 學員提問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