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為民醫師團隊,關於台灣多重慢性病與老人憂鬱症之社交參與研究,獲 BMC Geriatrics 刊登!

 

 

01_BMCG_ChuWM_15

 

 

文章介紹

 

朱醫師團隊想要探討臺灣老人的多重慢性病模式對憂鬱症的影響,以及社交參與和以上二者的關係。研究採用長期研究資料 TLSA (Taiw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ageing),選取 1975 名 50 歲以上的老年人,於 1996 年進行多重慢性病模式測試,並在 2011 年進行 CES-D 憂鬱症狀評估,研究使用潛在類別分析法以決定參與者的多重慢性病模式,並使用多變量邏輯迴歸分析多重慢性病模式和憂鬱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 62.1 歲,從潛在類別分析中發現四種多重慢性病模式,分別為:心血管代謝症群(n=93)、關節炎白內障群(n=105)、多重慢性病群(n=128),以及相對健康群體(n=1649)。

 

多變量分析後發現,與相對健康群相比,多重慢性病群(OR:1.62;95%CI:1.02-2.58)的參與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更高。另外,當社交參與缺乏時,關節炎白內障群(OR:2.22;95%CI:1.03-4.78)與多重慢性病群(OR:2.21;95%CI:1.14-4.30)的參與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顯著增加。

 

綜上所述,朱醫師團隊的研究顯示,臺灣老人之多重慢性病模式與晚年憂鬱症的發生有關,而社交參與對老年人的健康保護具有重要作用。

 

 

恭喜朱醫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60228_第十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快訊] 朱為民醫師團隊,關於台灣多重慢性病與老人憂鬱症之社交參與研究,獲 BMC Geriatric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關於髕骨上方與下方施做骨髓內釘治療脛骨下端骨折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刊登!

 

 

01_JOT_YangCY_03

 

 

文章介紹

 

脛骨下端骨折通常呈螺旋狀或粉碎狀,需要經由手術以達到適當的復位和固定,而治療選項包括:外固定、鋼板固定和骨髓內釘固定。其中,鋼板固定雖然可以比骨髓內釘達到更好的軸線控制,但即使使用了微創鋼板骨折固定(MIPO)技術,仍會有相關的軟組織併發症。相較之下,骨髓內釘固定是對軟組織的損傷最低的微創手術。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60903_第十三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關於髕骨上方與下方施做骨髓內釘治療脛骨下端骨折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刊登! 已關閉迴響。

2023 / 5 / 14(日)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01_20230514_radar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各項分數都在 4.57 以上,謝謝大家的肯定。

 

根據課前的統計分析,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各種匿名建議,我們均已在會議中提出討論,將持續改進。感謝各位的參與和鼓勵!

 

關於外科系的研究課程,新思惟也針對外科領域所打造,學習有限個案數相關的統計,由外科雜誌 editor 與 reviewer 第一手教學;若想從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或文獻回顧著手,打造更完整的學術歷程,我們的課程也提供了撰寫重點;而缺乏資源的研究者,不用 IRB、免收案的統合分析是必須留意的趨勢。新思惟針對不同需求,量身設計了不同的課程。

 

 

而上過新思惟課程的同學,常提到我們的內容都特別好吸收,進而產生好奇,同樣都是教學,為什麼我們的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課程中會詳細分享,精準製圖的重點和傳達資訊的要訣。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個人品牌是不可或缺的。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30514_第五十四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 | 2023 / 5 / 14(日)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已關閉迴響。

2023 / 5 / 14(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陳冠廷醫師、許綩軒醫師

 

 

00_cover

 

 

臺灣的醫學中心,醫療程度在全世界是領先群的,臨床資料蒐集一下,要能夠發表在 SCI 期刊,並不是難事,但往往就是稿件的呈現還有圖表的製作仍有進步空間,如果能夠讓審閱者在看圖表的時候,就感受到我們的細膩與用心,會得到更好的第一印象,也讓人家更能夠看見我們科學內容的優良性。

 

許多同學在課前都反應,過去雖然有在大學聽過統計課程,但挫折感也很重,新思惟一向以同學的需求出發,設計以實用性為核心的課程,讓大家真正能夠上手,能在自己的筆電畫出 SCI 期刊等級的統計圖表。

 

課程所帶大家做過的統計題目,是能夠起步的新手工具包,這些統計方法能處理絕大多數的臨床問題,讓新手能夠開始發表,之後想用這些統計法持續發表幾十篇沒有問題,如果想往進階統計發展,也是個很好的基礎。

 

同學們所做出的統計圖表都已經相當不錯,為了讓各位在回家練習 5 次形成肌肉記憶之前能夠有更好的基礎,以下把一些我們所看到的細節做些提醒,希望協助各位同學更上層樓。

 

最後,我們也會一起來欣賞得獎同學的細膩作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30514_第五十四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 2023 / 5 / 14(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陳冠廷醫師、許綩軒醫師 已關閉迴響。

問:如何克服投稿後、稿件審查中的焦慮?

 

 

 

OH_QA_82

 

 

問:校長好,謝謝 Office hour 的指導,我已經完成稿件投出了。不過投出之後,每天都很焦慮,常常上投稿系統去看,到底現在審到什麼階段了,自己都覺得好像意義不大,但又忍不住會這樣去查。請問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減緩這種對於審查進度跟結果的焦慮感呢?

 

答:(蔡依橙)

 

恭喜同學!完成自己的第一篇是非常令人開心的事,不論結果如何,你都從零開始,走過資料蒐集、分析統計、繪製圖表、準備全文、引用文獻、整理投稿格式等,光是這整個過程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問:如何克服投稿後、稿件審查中的焦慮? 已關閉迴響。

問:初稿給指導老師,幾周沒回覆,我的稿件有什麼問題嗎?

 

 

 

QA_88

 

 

問:校長好,我是正在念研究所的學生,因為要開始準備畢業了,我一個月前把稿件寄給指導老師,但他一直沒有回覆,我不知道是不是文章出了什麼問題,可以請校長幫我看一看嗎?

 

答:(蔡依橙)

 

把稿件寄給指導老師後,一直沒有收到回覆,其原因很多,每個同學的狀況都不一樣,必須多收集點資訊才能判斷。

 

常見的狀況,分成老師跟同學兩方面。

 

老師方面,老師本身可能太忙、老師本身就有拖延症、老師自己也不知道要怎麼修改建議都有可能。同學這邊的問題,則是溝通時意思沒有準確傳達,老師以為同學這只是初稿,會繼續進行並完稿,自己這邊可看可不看,或者是稿件的狀況實在太差,老師看到覺得,這看下去會很花時間,於是就先放在旁邊,甚至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同學把初稿寄給我看之後,我想這個案例,主要可能的問題是在同學這裡,因為 Word 檔案打開後,我發現排版非常的……有進步空間,光是第一印象,就很難讓人家相信這是有用心寫的內容。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問:初稿給指導老師,幾周沒回覆,我的稿件有什麼問題嗎?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