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 SCI 等級的圖表,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作者:林口長庚 教學部 吳柏毅 醫師

 

 

MEPA_20210418_0362

 

 

這日,天色微微亮,便驅車前往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參加新思惟國際舉辦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對於從零起步的論文寫作者而言,一切都如晨間的空氣,如此新鮮。

 

 

老師給題目後的第一步是什麼?

 

想起不久前,我在醫院找到了指導老師,希望能跟著一起做研究。然而,即便有了十足的決心,卻不代表具備了相應的論文寫作的能力。「我要把醫學院的生統共筆拿出來從頭苦讀過一遍嗎?」、「SAS 程式碼的參考書籍這麼厚重,怎麼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念完?」、「老師給題目後的第一步是什麼?」、「哪些期刊是有機會的呢?」緊跟著而來的一個個問題,在我腦海中浮現,不禁令我有些不知所措。難道我得無方向地試錯?

 

我想新手最欠缺的,莫過於腦海中那張關於「從最初題目發想,到最終期刊刊登」的步驟藍圖。課程中,三位主講老師們循循善誘地,帶我們剖析從論文各段落的內涵重點、圖表的編排規劃,到統計的實戰演練、選擇期刊的策略、研究計畫申請、時間規劃等的流程要領。

 

 

學到最佳的投稿策略

 

我們也認識到新手可能會犯的錯誤、破解了不少迷思,諸如期刊投稿會遇到的陷阱、圖文視覺呈現的小眉角,甚至是把時間浪費在瑣事上的生活型態。講者們亦不時幫我們從批改論文的師長、審稿或審計畫的大老們的視角出發,探討什麼才是最佳的策略。相信在老師們的提點下,我們可以少走不少彎路。而如何從無到有,完成一篇論文的終極圖景,也在我腦海中漸漸形成。

 

在「時間與資源安排」的環節,蔡校長訴說自身的成長故事,生動有趣,也讓我們格外印象深刻。其中的「大塊時間」、「密集工作環境」等概念,也給我不少啟發。或許,在一年內,我該把我的登山裝備好好地鎖在櫃中,也要把印表機從家中搬到醫院宿舍。

 

 

手冊步驟十分明確

 

在「互動實作」的環節,我深覺老師寫的手冊步驟十分明確,也親身體驗到 MedCalc 的直覺與易上手。原來要生成 SCI 等級的圖表,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而或許得益於我天生較為吹毛求疵的個性,或者因長期愛好攝影修圖而訓練出來的火眼金睛,讓我的作品能得到老師的稱讚,深感榮幸。獲獎也算是這個工作坊意外的收穫,但我必須謹記,在論文刊出前,一切都不算!課後,仍待踏實地練習五遍以上。(釔編按:恭喜吳柏毅醫師獲得「統計製圖大獎」)。

 

課程中,老師們無論是投影片的呈現或口頭表達,都非常地淺顯易懂,對於剛上路的新手而言,幾無負擔。很慶幸能在 PGY 時期(但或許相較於來上課的醫學生,算晚了?!),參加新思惟的課程,彷彿倏地從平地爬升到巨人的肩膀上。當腦海中的藍圖框架清晰了,剩下來的就是一步步待實踐的分解步驟。我期許我自己,在論文生涯的這架飛機上,可以早日起飛遠航!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10418_第三十七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