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急診科 曹建雄 醫師
8 月底才剛參加完新思惟的《圖與圖說工作坊》,學到了不少投稿圖片、修改的眉眉角角,趁此一鼓作氣,再刷了一筆學費不少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期許自己經過工作坊的充電後,能在學術領域上,有點小小成績出現。
(鈺編按:曹建雄醫師參加《圖與圖說工作坊》,留下豐富的課程心得,詳情請往這邊走!)
上課一開場,蔡校長直接將論文寫作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切成七大部分,一整天上課依序這幾個部分,由蔡校長與爵宏醫師一一提點學員,分別是:寫作架構、圖表稿件、統計入門、互動實作、期刊選擇、多元發展、時間管理。
不懂寫作架構,導致論文被打槍。
課堂中說明,文章被審閱者寫 poorly written 打槍、reject,其中很重要的情況,就是文章段落鬆散。因此蔡校長端出寫作的「四大段落必寫重點」,就像蓋房子一樣,鋼骨結構蓋得好,才不容易垮。
話說今天剛好 921 地震二十週年,人在做(寫),天(reviewer)在看,還是要好好寫,才不容易出問題。每個段落都有該寫的內容,而且要寫重點,不要陳腔濫調,不然審閱者一看就知道是菜鳥等級,肯定 reject 文章。
課程也講解了 discussion 的寫法,透過文章的客觀結果,進而主觀闡述此發現。另外,可加入其他文獻的比較,和自身的研究差別在哪方面,說明此結果的臨床意義。最後再加上文章限制與未來方向,用一、兩句話來做結尾,如此方式就可產出非常棒的 discussion。
如何規劃圖表稿件,也是審閱的關鍵。
爵宏醫師是位骨骼肌肉影像大師,他上課介紹了圖表稿件應注意的地方,一開始就引述 AJR 的一篇文章,說明 reviewer 會退人稿件的幾個原因,包括:資訊不夠新穎、文章邏輯有問題、資料分析出錯(大忌啊!)、英語太差與「審閱者就是不喜歡」,也就是他想退你稿,沒有為什麼。這理由聽起來還蠻令人傷心難過的,但這就是現實存在的學術界。
這堂課也教授了人類視覺原則,遵從了先圖後文、左上右下與空間結構,排列、對仗工整的重要性,並透過一些數據圖表的例子,讓我們學到不要出現太多雜訊和強調重點。表格的製作要文字靠左、數字靠右、三條橫線與顯著置頂的原則來做,這也算是表格製作的鋼骨架構,呼應上一堂課蔡校長的文章架構。
課中再次強調,字體選擇的重要性:用在字少的圖表,直接使用 Arial 再按粗體;用在文章字多的地方,使用 Calibri。這些簡單的細節,就可以讓文章看起來比較不會那麼生硬且具可近性。
輕鬆學會統計,製作出好圖表。
到了課程中好玩的地方,蔡校長分別簡單闡述了 Chi-square、無母數分析與有母數分析的差別後,並用了一張陳一銘醫師製作的圖,清楚說明在何種狀況下用哪種統計方式分析(照表操課的意思啦)。
新思惟這堂課讓人放心的地方,就是不講花俏的統計方程式,只講如何來實際應用寫文章,著實讓人覺得統計比較可愛一點了。
中午到下午兩點前,按照互動實作手冊,利用 MedCalc 製作出原本以為離我很遠,遠到不能再遠的統計圖表,沒想到,照著手冊一句話一句話做下來,表格就出現在自己電腦上了。
當然圖表出現只是客觀結果,還是要經過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來進行主觀闡述(說故事啦 XD),圖表才有生命力。從第一張圖做到第七張圖,最後再加上表格編排,該練習到的都有練習到,回家再練習 5 遍,讓這些技巧成為一種反射動作。
寫作投稿、時間管理,全方位一把罩。
下午第一堂課,蔡校長直接講要投 OAMJ(Open access mega-journal)還是專科期刊這個議題。校長表示要投哪類期刊,還是要看自己的目標在哪,如果因為升等、專科考試資格等,投 OAMJ 容易得多;如果是希望提升自己個人品牌 / 名聲,專科期刊則較為適合。
最後一堂課,也是很有意思。校長運用了學術起飛就像是飛機起飛一樣的例子,來讓我們清楚了解,我們可能在哪個環節卡關,才導致學術無法起步。課中很明白地告訴我們,要用零碎的時間來寫文章是癡心妄想,一定要用一整塊時間,瞬間投入大量的精神,不要分多段(意思就是不要拉長戰線),才有辦法完成。
回想著早上第一堂課提及論文寫作的七種狀況,一整天下來一一被講者闡述清楚,也覺得自己有被充電到正向能量,來應付這些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躊躇不前,最大的心魔是自己,上完課後,統計、圖表製作、文章架構都不應是問題所在。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