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稿的研究新手,重燃起寫作魂。

 

作者:台北榮總 急診部 林佩瑩 醫師

 

 

MEPA_20181215_0458

 

 

在工作坊後,沉澱了幾天,方覺對論文寫作一事,由原本的乏味、勞務、壓力,轉為一種創作、分享、自我挑戰和證明的心情,而躍躍欲試。

 

我是寫作菜鳥、急診住院醫師,被退稿了一次之後便意興闌珊,而且在急診工作,個案數雖多,但難以收案追蹤,工作(十二小時班)之餘,時間零散,加上內外婦兒科樣樣通卻樣樣鬆,直到經工作坊高人提點後,自我反省,才發現以上全是藉口。

 

 

題材怎麼來,各段怎麼寫?

 

在這次的工作坊,我們學習到要大量念 paper:從 paper 本文的 discussion 和 letters,一定可以找到靈感。

 

即使以前的人寫過了,若本土的資料還沒有寫過、沒有做高齡次族群分析,說不定我們能寫出和以往不同的(畢竟 ACLS 改版也是 3 年多前的事情而已);資料數不夠多,也可以考慮跨院合作。

 

至於論文中,以往該出現在 A 段卻寫到 B 段,或是根本沒提到,或是與臨床相關性不夠高,或是唱高調,被退稿是剛好而已。

 

 

克服統計圖表的疑難雜症

 

參加這個工作坊,可以知道之前寫的文章是如何讓「reviewer 就是不喜歡」,在這一方面收獲最多。往後會把結果在視覺化上做努力,幫助讀者快速抓到重點。

 

另外,非常感謝工作坊,設計幾個常用的情境帶我們實際跑統計,往後看著講義也可以一步一步做(不會再問一下老師,呵呵),跑過之後,發現統計也沒有那麼嚇人嘛!

 

 

學習投稿策略,刷新既有概念。

 

聽完投稿策略這堂課,才驚覺投稿就像處理 critical airway 一樣,邊 on 就該邊有備案啊!讓我想把之前被 reject 的文章拿出來修了;投不上,不是該篇文章的未日,而是備案沒想好。

 

多元參與也是讓我耳目一新的概念衝擊,在醫院裡,老師教導的多是「啊妳就先投個 case report 再說吧」,事實上投稿有多種選擇,不要侷限自己。

 

最後,校長這堂談「時間安排」的課程,讓人整個寫作魂燃燒起來。真的,時間不是沒有,資源不是沒有,而是怎麼排、怎麼善用、發現和收集。時間和資源不會給純抱怨的人,而是出現在有計劃的人面前。

 

 

資深者的經驗談,讓後輩少走冤枉路。

 

除了老師、校長所教之外,也看到或聽到及參與學員間的互動間,發現「啊,原來有同樣困擾的人不只我一個」、「啊,這些都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

 

能參與這個工作坊是很幸運的,感謝校長和各位老師把經驗談整理成這樣精實的課程,讓後輩們少走很多冤枉路,而且實實在在鼓勵到我們,激起我們心中的創作魂。

 

其中最感動的是,校長和老師們有這樣的創見及之後的實踐,進而無私分享推廣(足以成為我們的榜樣,有想法就要動手去做、去實踐,遇到困難從中學習、修正、再精進,並且讓更多人一起變得更好)。

 

醫學生涯中,能應用這次所學和急診的醫師們分享所見所聞、對人類有所貢獻,才真的是不枉自身專業,謹此再度感謝各位師長!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81215第二十四梯次課程紀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