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惟傳授的投稿策略,是住院醫師升等的及時雨!

 

作者:奇美醫學中心 腎臟科 陳鋭溢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關於洗腎患者使用不同種類 beta-blocker 之死亡率統合分析,獲 PLOS ONE 刊登!

 

 

MEPA_20180505_0762

 

 

住院醫師要升等,沒論文是難上加難。

 

短短幾年間,院方對於住院醫師的論文要求越來越高。

 

在論文風氣漸長之下,論文發表成為升等選擇上的重要指標,因此就算沒有明文規定內科第三年住院醫師選擇次專科時必須要有論文,但是對於需要競爭的科別來說,許多學弟妹也暗中較勁論文表現。

 

今年本院腎臟科三位住院醫師前來面試,兩位已經有論文發表,沒有發表的學妹在腎臟科總醫師面試前八個月來找我,希望我指導她完成一篇論文。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80505_第二十一梯次課程紀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新思惟傳授的投稿策略,是住院醫師升等的及時雨! 已關閉迴響。

[快訊] 葉大全醫師團隊,刺激左腦額頂葉間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功能連結研究,獲 Biomedicines 刊登!

 

 

獎狀2

 

 

文章介紹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見負面症狀,例如情感不穩、思考障礙等,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靜息狀態下的 theta 波功能連接較高。

 

葉醫師與其團隊,近期研究使用腦部交替電流刺激技術,進行 theta 波同步調節,使患者負面症狀減輕。這次研究進一步假設,可以透過這種技術調節整個 theta 波的大規模網絡連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狀。

 

研究採用了雙盲、對照實驗的方式,分別對 18 名患者進行 theta 波刺激和對照虛假刺激,每日進行兩次刺激,每次 20 分鐘,持續五天。研究採用了電生理學和大腦成像技術,分析了參與者在刺激前後和一周後的大腦活動情況,發現 theta 波同步調節能顯著降低右半球後扣帶迴與海馬旁迴的大腦區域之間的功能連接。

 

此外,這種治療對負面症狀改善有一定的幫助,但改善效果在一周後並未持續。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這種治療對患者的長期效果,以及如何更好地應用這種技術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狀。

 

葉大全醫師團隊這篇研究,有助於發現同相磁場刺激(in-phase theta-tACS)能夠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負面症狀,可能與減低右半球後扣帶迴和海馬旁迴之間的落後相位同步有關,對於發展更有效的治療精神分裂症方法,以及更深入了解病理生理學方面有所幫助。

 

 

恭喜葉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葉大全醫師團隊,刺激左腦額頂葉間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功能連結研究,獲 Biomedicine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陳以勳醫師團隊,關於曝露、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毒理機制及使用奈米建築技術進行鑑定的未來方向文獻回顧,獲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刊登!

 

 

01_ER_ChenYH_05

 

 

文章介紹

 

內分泌干擾物質(EDC)是一群外源性化學物質,其結構模仿荷爾蒙,並干擾荷爾蒙信號傳遞途徑。EDC 與荷爾蒙受體、轉錄活化劑和共活化劑相互作用,改變基因組和非基因組的信號傳遞途徑。

 

因此,這些化合物導致不良健康問題,例如癌症、生殖問題、肥胖症以及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人類活動和工業廢水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導致全球擔憂,許多發展中和已開發國家正努力識別和暴露於 EDC 的程度。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已經概述了一系列體外和體內測試,以篩選潛在的內分泌干擾物質。然而,因其多學科性質和應用領域廣泛,亟需替代且實用的技術來識別和估計 EDC。

 

陳以勳醫師團隊回顧了過去 20 年(1990-2023)有關 EDC 暴露和分子機制的科學文獻,並強調其對生物系統的毒理效應。文章介紹代表性內分泌干擾物質,如 BPA、DES 和 genistein 對信號機制的改變。並進一步討論目前可用的體外測試和技術,提出設計奈米建築感測器基板,以在受污染的水環境中現場檢測 EDC 的重要性。

 

陳以勳醫師團隊的這篇研究,有助於了解環境中的內分泌干擾物質(EDC)的危害和對生物系統的影響,引起世界對 EDC 暴露的關注,並提供一些目前可用的檢測方法和技術,以協助我們更有效率地檢測 EDC 的存在和濃度。

 

針對所研究的領域作回顧,並順道整理,以協助世界同行更快的把握現況,釐清先進知識,若能被頂尖期刊接受,表示回顧品質佳,且提供了獨特的重要洞見與價值。

 

 

恭喜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陳以勳醫師團隊,關於曝露、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毒理機制及使用奈米建築技術進行鑑定的未來方向文獻回顧,獲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陳以勳醫師團隊,關於金屬基奈米材料作為光催化抗微生物劑的現況及其治療作用的文獻回顧,獲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刊登!

 

 

01_ER_ChenYH_04

 

 

文章介紹

 

透過科學界的努力,包括政府機構、研究人員和產業,開發新型且有效的光催化抗微生物劑,限制多重藥物耐藥菌株的出現和進展至關重要。

 

這些變化需要現代化和擴展材料合成實驗室,加速工業化後的大量生產,造福人類和環境。儘管有大量的報導,不同種類的金屬基奈米材料作為抗微生物劑的潛在應用,但對各種產品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的評價仍然缺乏。

 

陳以勳醫師團隊詳細介紹了金屬基奈米粒子的基本特型和獨特性質,以及它們作為光催化抗微生物劑的應用和治療模式。

 

回顧並整理後發現,與傳統抗生素相比,金屬基光催化奈米材料,殺死微生物的作用方式完全不同,在對抗抗生素耐藥菌有顯著的表現。另外回顧文獻也發現金屬基氧化物奈米粒子對不同類型細菌和病毒的作用方式的差異,並整理了過去發表有關當代光催化抗微生物劑的臨床試驗和醫療用途。

 

陳以勳醫師團隊透過文獻回顧,整理金屬基氧化物奈米粒子作用機制的相關論述,能夠幫助科學家開發更具體的治療方式和應用場景,進一步推動生物醫學領域的發展。

 

 

恭喜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快訊] 陳以勳醫師團隊,關於金屬基奈米材料作為光催化抗微生物劑的現況及其治療作用的文獻回顧,獲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徐佳鈿醫師團隊,以機器學習預測糖尿病患者急進性腎病風險之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

 

 

獎狀2

 

 

文章介紹

 

本研究建立一個 6 個月的機器學習預測模型,用於預測第二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初始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 60 mL/min/1.73 m2 的急進性腎臟疾病風險和對腎臟科的轉診需求。

 

徐佳鈿醫師團隊從電子病歷中提取患者和醫療特徵,並將病例分為訓練 / 驗證和測試數據集,根據三種演算法 logistic regression、random fore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 開發和驗證模型。團隊還使用軟投票分類器(soft voting classifier)的集成方法來分類轉診組。

 

結果發現 XGBoost 模型在轉診組中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和相對較高的精度,但 logistic regression 與 random forest 模型具有更高的召回率。集成投票分類器在準確性、AUROC 和轉診組中的召回率方面相對較高,優於其他三種模型。團隊還發現更明確的目標定義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機器學習類的論文,標準做法就是像這樣,分成訓練跟驗證,並且試著去建立一個模型,預測一件之前並不好預測的事情。作習慣臨床研究的人,比較熟悉 logistic regression,但機器學習因為可用的參數變化更為複雜,往往能輕易超越 regression 所能到達的境界。

 

 

恭喜徐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徐佳鈿醫師團隊,以機器學習預測糖尿病患者急進性腎病風險之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有關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中的全身性細胞因子的文獻回顧,獲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刊登!

 

 

獎狀2

 

 

文章介紹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全球兒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血管增生過度造成。過去學界焦點多集中在血管生成途徑上,但本篇文獻回顧也希望指出炎症反應對 ROP 病因的重要性。

 

吳柏毅醫師團隊詳細介紹了與 ROP 致病過程相關的細胞激素,並說明了它們的特點和作用。

 

回顧並整理後發現,調節缺氧誘導因子、補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促紅細胞生成素及其衍生物、多不飽和脂肪酸、抑制分泌顆粒 III 等治療方法可以抑制失調的視網膜血管生成。近年來,腸道微生物群、非編碼 RNA 和基因治療等,這些新興治療方法也可以用於治療 ROP。

 

在閱讀一個新領域時,若能在搜尋與理解文獻時,順道寫成 narrative review,並由團隊資深長輩指導脈絡與洞見,對團隊的發表資歷也是很不錯的貢獻,也讓醫學界讀者有更好的資料能入門,利人利己!

 

 

恭喜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有關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中的全身性細胞因子的文獻回顧,獲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