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寫出人生第一篇 SCI 論文

 

作者:高雄長庚醫院 耳鼻喉科 吳靖農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吳靖農醫師關於「嗜中性白血球與淋巴球比值」應用於早期舌癌預後評估之研究,獲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刊登!

 

 

00_FB_CLIP_20170618_479

 

 

機會,永遠留給做好準備的人,這是人生第一篇 SCI 論文刊登後最大的感想。

 

 

什麼都不懂就要寫論文

 

還記得在 R1 下半年,老闆丟給我一份蒐集 2 年多的院內初期舌癌開刀的 data,那時候我對一篇論文的基本架構概念完全都沒有,更遑論內部的細節,包含統計與論文的書寫。

 

當時我也僅能以過去殘存的統計知識,搭配 Excel 跑一些老闆想要的數據,結果在 data 不漂亮加上自我統計能力不足,而無法讓 data 找到新的出路下,這篇論文就在 R2 上半年無疾而終。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我需要在下一次機會來臨前,做好萬全準備。

 

 

別人打開電腦就會寫論文

 

話雖如此,怎麼準備卻又是另一個問題。統計部份院內雖然有針對 SPSS 開課,然而身處住院醫師訓練,常常只能有一堂沒一堂的上,最後結果也變得不了了之。請教幾位科內的學長,大家的意見都是:「寫論文就是打開電腦寫就對了」。

 

然而細部的問題,始終缺少核心幫助。時間慢慢地過去,寫論文升等對我而言似乎也越來越遙不可及。

 

 

課後對寫作有新的想法與衝動

 

也不知從幾何時,Facebook 上越來越多朋友分享新思惟課程內容,看著大家分享,第一時間除了懷疑,也被不算便宜的課程費用震懾住。然而隨著時間的沉澱,突然也想通了:「課程當下的價格雖然不斐,但若以一輩子的收入來衡量,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卻擁有開啟人生另一條道路的可能。」

 

在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下,陸續參加了新思惟《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我學到論文架構的成形及重點強調、以 reviewer 的角度,看到一般學術圈菜鳥易犯的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 reviewer 的攻防戰、生物統計的 salvage treatment 等等,生動有趣的課程,讓我對於論文寫作又有新的想法跟衝動。

 

 

準備好自己,等機會來臨。

 

就像安排好的劇情一樣,上完課不久,在某一次跟老闆查房的過程中,老闆突然又提起當年未完成的論文,這次老闆蒐集完 5 年的 data,也有初步的統計結果,詢問我有沒有興趣寫完。

 

這次我再也沒有浪費機會,循著新思惟課程教學的脈絡,一步一步地把這篇論文完成。在老闆的幫忙下,這篇「Prognosis of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in clinical early-stage tongue (cT1-T2N0) cancer」,終於成為我人生第一篇 SCI 論文。

 

回首過去,因為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才下定決心為下一次的機會做好準備。而機會,永遠留給做好準備的人。感謝新思惟,提供這樣的管道讓我們能準備好自己,減少摸索的時間。

 

如果有人向我問起新思惟的價值,我想只能拿蔡校長的一個生動比喻來回覆:「飛機起飛最艱困的部分往往是離開跑道,然後穿過顛簸的對流層,才能達到安穩的平流層。」

 

新思惟課程不是直接讓我們上天堂,但卻能幫助我們減少停留在對流層甚或是跑道的時間。如果時間就是金錢,新思惟的課,無價!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