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併發症討論會」中誕生的論文

 

作者:嘉義基督教醫院 腎臟內科 顏正杰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顏正杰醫師以 Letter to the Editor 形式分享顯影劑引起腦病變之臨床經驗,獲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 刊登!

 

 

01_imj_yencc_01_share

 

 

藉由這篇小小的 Letter to the Editor,分享我如何利用例行事務轉化成個人成長的心路歷程。

 

 

一定要做,就努力讓邊際效益最大化。

 

醫院裡面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會議。其中死亡與併發症討論會(mortality & morbidity conference)是針對發生死亡與嚴重併發症的患者,進行相關原因分析與檢討。

 

某次內科部死亡與併發症討論會輪到我報告,雖然能簡單準備即可,不過我決定以另一種角度思考:既然要報告,何不多努力一點,讓學習成效最大化。譬如比照健康照護矩陣(healthcare matrix)的方式進行回顧,讓同仁進行學習與預防的動作。

 

 

個案選擇與準備過程

 

我選了一個值班期間的照會患者,作為那次死亡與併發症討論會的個案。這位處於常規血液透析的伯伯,在接受血管攝影數小時後發生了意識混亂的情況。

 

當下檢驗與檢查的結果,認為患者可能發生了顯影劑誘發之腦病變(CIE; contrast-induced encephalopathy),臨床上也依此初步判斷替患者安排了緊急透析。

 

患者在兩次透析後意識完全恢復正常,事後我查了文獻而發現這是十分罕見的情況。因此便想藉由死亡與併發症討論會的機會,讓科內的大家討論。

 

有了個案以及努力學習的初衷,我仔細地整理了患者的病程、這次住院經過與相關處置,另外也針對末期腎病發生 CIE 作了詳盡的文獻回顧與整理。最後則以 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方式,勾勒出報告的輪廓。

 

 

努力做了,何不投稿到相關期刊。

 

在準備死亡與併發症討論會的報告時,我心中浮現一個想法:「既然是罕見病例,何不嘗試到學術世界提出此病例讓專家評論一下呢?」

 

憑著過去的寫作經驗與最近的文獻回顧與整理,個案報告部分我花了大約二至三週便進展至可投稿狀態。除了用心且深度了解病例,我也事先規劃好投稿期刊的順序。

 

雖然投稿過程不完全盡如人意,但終究還是幫這篇論文找到了歸宿;同時在回覆 reviewer 意見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不少,讓我對未來的報告更有自信。

 

 

閱讀文獻抓住 Letter to the Editor 機會窗口

 

在死亡與併發症討論會的日期來臨前,我就已經把會議報告變成了期刊上的病例報告。

 

會議報告前仍持續做著文獻查證的我,意外發現在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 近期剛好有一篇類似的 case series。細讀後發現,論文中的一個小推論和我做的整理不一致。

 

正在興頭上的我又不禁想著:「既然彼此看法不同,何不試著提出我的意見讓專家評論一下呢?」

 

找了老師討論 correspondence 的可能性後,老師給了我去嘗試看看的回饋。投稿後也快速得到編輯們的肯定,13 天後就收到「accept in its current form」的通知而順利刊出

 

此外,會議報告也在科內收到很不錯的迴響,甚至還得到新思惟演講王盧彥哲主任的當面肯定呢 !

 

 

在新思惟找到肯定與行動的勇氣

 

以上分享其實沒甚麼大道理,大家午夜夢迴時應該也都想過。我曾經因為多元嘗試研究的想法遭受批評而迷惘,卻在新思惟找到了肯定與勇氣

 

「想要好好準備一個例行性討論會」的動機,讓我對顯影劑誘發腦病變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甚至還順帶地強化了我的研究品牌。再次嘗試後得到的成長,讓我的下一次嘗試更有信心!謝文憲憲哥說過:「只要開始行動,剩下的就只有目標與達成目標的方法。」

 

再次謝謝新思惟,也祝福大家朝著自己的目標開始行動!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0218_第十五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