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即使向前輩請教也學不到的,系統性教學和寶貴經驗分享。

 

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忠孝院區 泌尿科 張哲睿 醫師

 

 

00_innovarad_CJChang_MEPA_20221112_0436

 

 

大家都說做中學,但學不到一套系統性的方法。

 

第一次接觸生物統計是在大學二年級時期,後續即使知道論文寫作對於醫學生涯是一件不可或缺的技能,卻一直望之卻步。在實習、PGY 時慢慢理解到臨床工作與實證醫學密不可分的重要性,也慢慢萌發對於臨床研究的興趣。然而,缺乏論文寫作的相關能力,依舊讓人力有未逮。

 

看見各位老師、學長姐在學術上屢創佳績,也曾請教過很多學長姐論文寫作的技巧及學習方法,但卻一直沒有系統性的理解,大多數的建議都是:「直接找老師開始做研究,做中學」。

 

出發總要有個方向,曾幸運地遇過一些老師、學長姐給我一些與臨床病人照護有關連、對疾病認識有意義的題目,但通往「刊登期刊」這條路上需要的交通工具,一直只有我的雙腳,越走越辛苦,看不到終點。直到我遇到了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燃起了一絲希望,在同儕、學長姐的推薦之下,希望自己能在此獲得上路的加速器,不再繞遠路。

 

 

學會完整的架構和能力,感謝當初報名課程的自己。

 

老實說,一開始依然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想法,懷疑一天的課程,真的就能跨越這座一直令人畏懼的高牆?但還是鼓起了勇氣報名,希望不再佇立不前,為自己踏出第一步。而最後,很感謝自己報名了這堂課,感謝自己為未來踏出了這一步明智的選擇。

 

在短短的一天中,有系統的學到了論文寫作的思維、基礎技能、寫作技巧、圖表製作、期刊選擇的策略、研究計畫的撰寫攻略。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卻濃縮了所有必要的需要知道的知識與技能,去蕪存菁,讓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花一點點時間就將技能點數大幅提升,只用這一天就深深地探究論文寫作的奧妙。講師們深入淺出的教學,即使是新手小白如我的初學者,也能完全理解。

 

 

以身作則,讓同學好吸收的課程,就像讓審閱者好讀的論文。

 

很幸運地有蔡依橙校長、陳一銘醫師、吳爵宏醫師不吝教學,將寶貴的經驗傾囊相授,三位以非常有系統性的、有脈絡的將寫作技巧分為許多段落, 過程中會完全沉浸在學習裡,毫無壓力。引用吳爵宏醫師在課堂比喻的,要讓讀者的思考停留在系統一,則讀者可以更容易接受講者的想法,三位都讓我這一整天都全心全意地享受於學習中。

 

從第一堂的「論文每段怎麼寫,新手上路最佳解」,就讓我深深感受到老師們有條理有脈絡的思維,以及課前的用心準備。

 

清楚的分析整個論文架構,各個段落的重點、正確的寫法、錯誤的寫法。讓我在未來下筆時能準確的認知到,我現在要為讀者闡述的重點為何,也在閱讀文章時能觀察其他作者的文章架構,閱讀一篇論文不再感到吃力。

 

 

艱澀複雜的技術,在我面前一步步被拆解。

 

一直以來從未想過論文內精美的圖表、有脈絡的文章編排是怎麼做到的,這些曾令我感到遙不可及。在今天,老師們就像魔術師解開謎題一樣,一一的拆解各個步驟,曾感到眼花撩亂的手法,此刻如此的清晰。

 

而互動實作時間,就是將剛剛講解的分解步驟,由我們自己親自執行一遍,課後無須再去複習其他基礎知識、學習新的技巧。就在上課的當下,精美的圖表就能從自己手中產出,滿滿的成就感,就像攀岩一樣,踏實的山頂邁進。

 

 

若不是透過課程規劃設計,誰能這麼仔細地整理分享。

 

然而,這些不是結束,文章寫出來後,投稿的策略、期刊的選擇等等,老師們也將這些策略好好地剖析、分享。也從資深學者的意見中告訴我們,研究計畫的擬定、申請、管道,以及重點跟訣竅。這些分享,即使遇到很好的貴人、前輩願意告訴我,也沒辦法讓我在短時間內就完整的吸收,但三位老師做到了!

 

最後的時間管理安排,讓我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的產出,背後要付出多少努力、花費多少時間、犧牲多少休閒娛樂。感謝三位老師精彩的課程安排,著實獲益良多,讓我更有信心地往論文寫作這條路上邁進。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21112_第五十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