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妄念是成長的開始

 

作者:成大醫院 婦產部 陳達生 醫師

 

 

01_innovarad_chends_MEPA_20210912_1309

 

 

留在醫學中心工作,研究既是興趣、也是不可迴避的責任。但只憑興趣沒辦法有學術產出。

 

回顧我從公費服務下鄉回來的四年,很多題目都有興趣,也初步探勘假設、驗證統計,甚至產出圖表,但到了提筆寫作,又總是自我懷疑,覺得內容不夠創新、資料沒別人完整、英文也很難搞。咦?另一個題目也不錯,不如來換方向看看。

 

但其實只是重複另一個無效的循環。到頭來別人資料不齊、創新度不夠、英文破的都發表了,我卻還沒有自己的作品。

 

啊,這不就是校長說的妄念嗎?在自己熟悉的部分無效努力,迴避可能失敗退稿的寫作部分,卻妄想自己換個題目就能解決問題。這跟課堂所說時間管理一樣,研究者必須取捨目標,如果要做好研究,就必須定義明確的學術產出,不能只是興趣而已。

 

於是,新思惟首次來台南開班,起初我還以為我開信看錯了,但這必定是敲醒我的天意。馬上 Click 報名!

 

 

高濃度課程將寫作變填充題,一天內起飛。

 

在課程之前,關於研究架構、統計分析、文稿處理等,我其實都曾上課或是買書研究過,所以看到這次 MEPA 課表,難免懷疑 4 個小時真能有多少收穫?但事實證明一天超高濃度的 Lecture 與 Lab,真的將研究可能遭遇的困難點全部走過一遍。就像學習開刀,有老師在對面引導你從頭到尾做一遍並給予回饋,絕對是最快最扎實的方式。

 

團隊精心選擇剛好夠用、好用、便宜的統計軟體,MedCalc,配合教案練習下,的確馬上建立統計與製圖的信心,就算遇到困難,還有手冊可以一步步照著做。論文寫作就變成如陳一銘醫師所說「申論題變填充題」,我也稍微體會到蔡校長強調論文寫作如飛機起飛的概念,因為走過第一篇 original article 產出的過程,後面就會容易得多。

 

蔡校長過去曾吞了五次退稿的經歷才起飛,現在 MEPA 課程用一天的高濃度資訊,拉著學生起飛一遍,提點可能的錯誤,也難怪有那麼多人在這門課程後,論文數目就不斷高飛。

 

 

讓 Reviewer 輕鬆審稿,也是作者不可迴避的責任。

 

再來説說其他感想。以前我認為編排稿件、處理表格與圖片的格式是出版社的工作,作者專注於文章的科學性就好。所以送出的原稿,應該只要將文字分段、raw table and figure 貼上去就算完工。

 

但資淺如我也當過幾次 reviewer(學會所發行的 SCI 雜誌),當看到作者從統計軟體或 Excel 直接拷貝出來的素顏圖表,即使一次只審一篇,耐心還是很難撐到文章結束。換作是一分鐘幾百萬上下的學界大老,手上有一堆稿件待審想必是更加痛苦。這時吳爵宏醫師所說的退稿按鈕彷彿向你揮手,只要按下去,再湊三條理由就可以結束審稿的痛苦,想想造成讀者痛苦的稿件還真是死有餘辜。

 

這次課程糾正我過去的想法,提示很多從 reviewer 出發的觀點:如寫作架構少廢話重邏輯、圖表稿件自我要求編輯等級的細節、甚至還要考量到 reviewer 大多將原稿印成紙本審閱,所以要善用 page break 將新段落切到新的一頁,以方便閱讀等等。

 

 

發表是最好的回饋

 

說再多心得,也比不過實際發表論文的成績。看著校友們課後的成績,與複習課堂實際走一遍的流程,這都是老師對我們最好的無畏佈施,讓我消除了對寫作的恐懼,我也該著手完成自己的見証了。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10912_第四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