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惟的研究課程,是初學者的啟蒙地。

 

作者:高雄長庚醫院 精神科 許智維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出生月與心理疾患關聯之健保資料庫與統合分析研究,獲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刊登!

 

 

00_innovarad_aps_hsucw_09_CLIP_20170618_291

 

 

會有這篇論文的產出,發想是 2014 年住院醫師時期,教科書上的一段話「Persons who develop schizophrenia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been born in the winter and early spring and less likely to have been born in late spring and summer.」,當時在我心中埋下了疑問種子,「為什麼思覺失調症這麼特別,出生的季節居然會影響到未來是否罹病,那其他精神疾患呢?」

 

接著在我研究剛起步時,新思惟的課程,2016 年參加的《健保資料庫工作坊》、2017 年上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給了我兩件重要武器。當時心想,「我好像可以用台灣健保資料庫來調查所有的精神疾患,是不是有這樣的月份分佈阿!」,以及「如果再加上我會的統合分析,綜合全世界的文獻,這篇論文一定會很有影響力!」

 

 

轉化 COVID-19 的危機,成為寫作的契機。

 

因為新思惟過去的支援,我在新手村的等級提升上(教職升等),已經有足夠的經驗值(論文量),於是我決定接下來試試看這篇大規模的論文,剛好 2020 年初,在 COVID-19 的影響下,許多醫院的臨床工作都減少了,我就跟絕大部分認真的研究者一樣,把握這段足不出戶的時間,將其都投入在論文的產出中。

 

除了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外,也多虧曾秉濤醫師的指點,讓統合分析的呈現方式具可看性,更感謝杜裕康教授的提點,讓這篇論文更適當地融合資料庫與統合分析,這兩種不同風格的文體。

 

最終,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才把這篇論文完成(差不多就是 2020 年解禁時),結果我們發現,思覺失調症、雙極性疾患、憂鬱症、酒精使用疾患的發病,都有出生月份的季節性效應,另外更驚訝地發現,智能障礙、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也有出生月份的相對年齡效應。

 

 

從命運多舛的投稿,至受到肯定的報導。

 

然而,並不是每個故事的結局,都像童話般美好順利。論文投稿歷經不少的期刊拒絕,近一年間,不斷地被拒稿,差點要懷疑人生(但過程中的另一個收穫是練習到很多家期刊的format XD),最後很榮幸地登上精神科領域元老級的期刊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猶記得審稿者的評論如同定心丸一樣,肯定了自己 2020 年的付出「Methods are robust, exhaustive, and carefully thought, preemptively addressing multiple potential biases inherent to these types of studies. Congratulations to the authors for this very hard work.」另外在論文被刊登後,更有幸被美國學術時報 The Academic Times 的記者訪問,並撰寫專文介紹這篇文章。

 

被拒稿很多次的原因,事後檢討可能跟論文主題的挑選有關係。但這又怎麼樣呢?人生中總有幾次任性而為的時候,感謝新思惟讓我有任性的本錢 XD

 

 

有抱憾的故事,才有深刻的記憶點。

 

「真的好想贏韓國!」「真的好想有論文刊在 World Psychiatry!」

 

雖然這篇資料庫加上統合分析的集大成之作,離我的目標還有段距離,但在寫作與投稿的過程也學到許多東西,像是:把很多資訊量的文章濃縮到 3500 字本文當中、挑選或許會受到期刊青睞的論文主題。

 

雖然這篇論文的經歷,到目前為止是件有遺憾的故事,但同樣讓人有著銘刻的學習,或許,這將會是下一次成功的跳板。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60228_第十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