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口長庚 整形外科 彭麒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彭麒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 Stack 與 Te 技術在血管化趾近指間關節移植中心滑動重建的比較研究,獲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刊登!
回想第一次在網站上,按下新思惟《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的報名鍵時,對我而言是一場未知的學習挑戰之旅。課程之後,在這段時間內,已發表了三篇論文,其中第三篇更是刊登在整形重建外科代表性期刊上。這次的學習經歷不僅提供寶貴的學術資源,更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習的得與失,是一段充實而難忘的心路歷程。
每一次的 revision,都成為論文寫作的養分。
當完成這份論文的初稿、最後的英文修改時,與指導老師討論要投哪家期刊,指導老師二話不說給了指示投到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這本期刊(簡稱PRS),內心也默默地祈禱著希望能得到 Reviewer 的青睞。投稿之後,也是一段時間的等待,等待的時間還以為會直接被 Reject。
一開始,當我收到 Reviewer 的 revision 回應時,內心湧現的是一陣喜悅。這代表我有機會進行修訂,提升論文的品質。儘管這不是我第一次經歷 revision,但每一次的修訂都是對論文深入挖掘的機會,並且可以從 Reviewer 的角度,知道這篇論文的優勢以及限制在哪裡。
在修訂的過程中,我進行充分的文獻查找和方法檢討,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逐漸完善論文的結構和邏輯,與指導老師的深入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老師提供的指導不僅涵蓋學術方面,還包含許多實踐經驗和獨到見解。透過與老師的交流,我不僅解決論文中存在的問題,更深入了解研究的意義和深度。老師耐心的解說和建議,讓我在修訂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提升學術素養和研究能力。
從一竅不通到發表三篇,對學術寫作更有信心。
儘管之前已有論文發表經驗,但這次等待 Reviewer 回應的過程格外難熬。或許是因為投稿到整形外科高分期刊,得失心比前兩篇論文更加嚴重。這段等待的時間讓我經歷了情緒的波動,但同時也激發我更深的動力去迎接挑戰。這種心理上的矛盾,讓我更加注重每一個修訂細節,確保論文更加完善。
在第二次 Revision 後,當我得知論文被順利接受時,內心感受無法言喻。這不僅是對自己努力的回報,更是對團隊和指導老師辛勤指導的肯定。在這一瞬間,我深深體會到學術道路上每一份努力都值得的真實感受。
回顧整個論文之旅,我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道路充滿曲折,從一開始甚麼都一竅不通,到目前為止對論文寫作的基本架構有所了解,但正是這些曲折讓我成長,讓我更加堅定追求學術卓越的信念。這段經歷將成為我學術生涯中的寶貴經驗,也激勵我不斷追求更高的學術目標。
總的來說,這次的心得報告無法完全表達我在新思惟研究課程中的成長和收獲。這是一場蛻變成長的過程,是對自己能力的挑戰,也是對學術堅持的信念。相信在這樣的基礎下,日後我能夠在學術的海洋中航行得更遠,並且嘗試更多不同的寫作文體。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