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慈濟大學 蘇緯 實習醫師
大前輩的心路歷程,告訴你研究路怎麼走。
回來將上課筆記整理一遍後,越感今天真是獲益良多。
整個工作坊的簡報風格鮮明,所有的重點都被整理成簡單的大標題,讓一整天馬拉松似的上課,理解起來一點都不費力,也很好記憶。中間更有許多信心喊話的部分,相信在有明確的步驟加上自信,成功率必會大大增加。
之前在做圖表時,就一直不知道理想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對文章的結構也是沒有一個準確概念。審稿者在意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面對 reviewer 都這麼頭痛?
經過今天,我想,一切都是因為資訊不夠透明。所以能有這個機會,聽到許多大前輩走過來的心路歷程,告訴大家其中的眉角,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什麼樣的論文,能打動 reviewer 的心?
從第一堂論文的架構,reviewer 究竟想在 introduction 看到什麼,或者說 reviewer 看到什麼才願意繼續看下去?
尤其 discussion 究竟要怎麼 discuss,當研究結果與其他 paper 相違背,或是已有差不多的 paper 時,如何呈現這篇文章的價值,甚至更好去 discuss,跟相同結果的 paper 哪裡設計不一樣,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研究族群的特性,影響著這篇 paper 可以應用的範圍。因此當自己的研究設計囊括的是不同族群時,結果便同樣有意義。一件事情的實證,往往無法在一篇 paper 就得到在全部人口都通用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追求同樣 outcome 的 paper,可以不只有一篇,也是 systematic review 跟 meta-analysis 存在的價值。
而對於擁有不同的結果,若不是取樣誤差,其實這樣的 discussion反而更有價值。
以 reviewer 的角度,審閱論文的圖表。
第二堂課是編輯排版的部分。埋首於學術的我們,有時會與現實中,人跟人的互動脫節。
所謂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是只有面試、平常的社交,當自己的 paper 與 reviewer 打交道時,也是一樣的道理。所有的商品經過適當的包裝推銷,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站在 reviewer 的角度,設計讓人快速抓到重點的排版,是對自己 paper 負責。如果連自己都不承擔起讓別人了解 paper 的努力,又怎麼能期待別人願意去了解呢!
學會運用統計,克服恐懼的心魔。
第三堂是統計的部分,這堂課非常適合對統計懷有深深懼意、不知從何下手的人。許多人對生統的記憶,還停留在那些艱深的數學式,加上以往生統老師強大的知識背景,將生統包裝為不可接近的模樣。
發明這些統計方法的過程,確實不怎麼親民,但使用它並非遙不可及。這堂課用兩張極為重要的 slide,讓人迅速上手。知道什麼樣的資料,用什麼樣的檢定,便已足夠。剩下運算的過程,才是為何我們要使用統計軟體的原因。
當然,越了解統計方法,越有助於我們解釋跑出來的結果,但在整個工作坊注重於簡單理解、增強信心的情況下,其實後續再去看書並不困難。
掌握現階段的生統,並非要背下那些複雜的數學式,經過課堂指導教學後,相信自己再去汲取那些生統知識時,便不至於迷航。而有什麼樣的 data 類型,及如何辨認自己的 data 屬於哪一種,在整堂課也十分簡潔帶過。
必須做常態檢定,是一件易被遺忘的事,老師為此更是反覆強調。畢竟此步錯,後面也就步步錯。
如何選擇期刊,將接受率最大化?
第四堂課,該如何決定投稿哪家。過往大家如迷途羔羊,不知該投哪家期刊。而現實是,雜誌多如牛毛,並且投稿過程曠日費時,也所費不貲。
但老師讓我們發現,這些雜誌是可以分類的,高 IF 族群、專科族群、及淘汰率較低的族群,端視自己的目的來決定投稿順序。
而究竟可以投到 IF 多高的雜誌?根據自己的樣本數、研究類型、主題,其實可以大致推敲出來,畢竟編輯者也是依此來預估被 cite 的程度。
努力在對的方向,降低起步的阻力。
接下來的兩堂課,主要是如何申請計畫和時間管理。時間管理那堂,非常認同蔡依橙老師所講,要運用的是大塊時間。畢竟整個研究的發想、如何設計、inclusion 跟 exclusion criteria 是什麼,都需要一個完整的時間去思考架構。而申請計畫的部分,因為離我可以說還非常遙遠,不過相信之後這堂課,也會讓我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我想上課能夠幫的忙,最多也就到這裡了,更多的就像老師說的,要靠自己的努力。蔡依橙老師獨自摸索,刻苦耕耘了一年才有成效。
上完這堂課的我,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努力的方向變得非常明確,不再疑雲密布。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