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般科 吳毅鈞 醫師
很早之前,就已經在社群網站上瀏覽過新思惟的課程,原本是抱著瞭解一下的心態閱讀網站上的介紹,並不認為是當下自己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在畢業到工作的空閒時間裡也上過一些課,嘗試使用 Review Manager 來投稿實證醫學的海報,雖沒有得獎,但在經歷實作與投稿的過程後了解到,沒上課只靠自己摸索,是有著一定的難度。
曾經自行摸索過,更知道研究有難度。
之後進入臨床,有機會參與論文的撰寫,完全新手的我也是開始動筆才了解到撰寫的困難,尤其有時帶著工作完的疲憊,呆坐著卻不知如何開始。為了突破這個困境,想到過去時常耳聞的新思惟,一開始我對報名課程充滿著猶豫,不確定是否值得。
不過就在爬文的過程時,我看到課程網站中提到一句話,讓我下定了決心,「寫論文不是申論題,而是填空題。」希望能透過這堂課帶給我一些方向,不至於一直在原地打轉。
清楚的教學架構,講師甚至針對手邊資料給建議。
一天的課程中包羅萬象,包含一開始陳一銘老師講解的四大段十六小段、吳爵宏老師的圖表細節、充實的實作、常見錯誤說明,到最後蔡校長的經驗分享課程,過程緊湊但不會讓人感覺雜亂,老師們除了提綱契領以外,大量使用例句範例解釋每句話想表達的概念,不會有霧裡看花的感覺。
此外,我想這堂課最大的重點是圖表的製作。上完這堂課後知道圖表算是一篇論文的靈魂,好的圖表不僅幫助自己釐清想法,同時也是論文被接受的關鍵。回顧自己之前製作的圖表後發現真的是慘不忍睹,仍有許多需要思考和改進的細節,在與蔡校長討論後也明白,先有個清楚、好的圖表才是繼續撰寫的重點。
統計越練越上手,更知道圖表的細節與訣竅。
互動實作是整天的精華,而安排了兩個多小時的實作時間,和蔡校長再三強調的「課後練五遍」,一再提醒了圖表的製作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許多細節是需要操作過才知道,就算依照手冊一句一句照著做,還是有出錯的可能,需要靠著再三的練習才能克服並熟悉。實作後的作品分析,蔡校長也提出了常被忽視的細節。
課程當天第一次練習跑統計,連在實作時間內都無法完成,到後來回家練習的最後一遍,已經縮短了兩、三倍的時間,漸漸熟悉 MedCalc 的操作,雖然目前是依樣畫葫蘆,但也開始思考該如何應用在自己身上。距離實際應用可能還有段距離,但透過這些練習,也更加知道自己之前圖表需改進的地方。
有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才能避免在細節上犯錯。
整體而言,一整天的課是大師們的經驗傳授,讓我了解常見的錯誤,以及其他應注重的重點。所謂「惡魔藏在細節裡」,在這堂課展現的淋漓盡致。
最後蔡校長的經驗分享讓我知道,自己之前對待論文寫作心態的不足,「工作第一,論文第二」是需要時刻銘記在心的,而上完課後能不能實際使用並刊登出論文,才能體會出這堂課真正的價值。合理且有效的方法已經知道,該如何實踐成果,就是接下來自己該努力的部分了。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