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向循環,抹除以往那些慘痛的寫作回憶。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松德院區 侯育琪 醫師

 

 

01_innovarad_YCHou_MEPA_20200509_1072

 

 

其實這是一趟朝聖的旅程,畢竟,已經默默關注新思惟好幾年,也一直將新思惟的臉書設為搶先看,每天固定朝拜三次(誤),所以也算是圓了一個大夢(彷彿穆斯林一生至少去一次麥加一樣 XD)。

 

 

與新思惟的淵源

 

對新思惟的最初接觸,其實是來自於校長的一篇文章,是關於如何在實習階段運用時間與資源,裡面寫到「這世界沒有人欠你什麼,但其實每個人都願意幫你什麼。重點,就是你怎麼讓人家願意幫你,而你又怎麼讓這些經驗帶來的學習效果最大化。」

 

這段話對還是學生的我真是當頭棒喝,於是這些年來,照著校長的指引去實踐,並且收穫滿滿(校長真的是惠我良多,請受我一拜 XD)。

 

隨著年紀越大,真的越來越有感觸,於是前陣子特別把這篇文章印出來,發給每一個來病房實習的 clerk,強迫他們每天看五次 XD。

 

(橙編按:看到自己寫的文章,被用心的校友拿來排版,做成講義,感覺很酷!一起影響更多年輕一代,讓世界變得更好!)

 

 

02_YCHou

 

 

醫療人員的現況與處境

 

每位臨床醫療從業人員都很忙碌,在台灣的環境之下更是如此。我們被教導要有超人一般服務、教學研究兼備兼優的崇高使命,但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可以真正兼顧(而且是發自內心有熱忱去做好這些拯救宇宙的海量業務,而不是為了待在醫學中心,被局勢所逼迫不得不低頭,每天都極度崩潰,看不到希望的狀態。)

 

更重要的是,除了工作上的專業產出,還要記得兼顧家庭生活,不能當個拋家棄子、冷血的工作狂,父母會老、伴侶會跑、小孩要生要養要教要陪伴(話說工作狂一旦退休之後就會很可怕,家裡沒地位、生活沒重心、中年危機,只能一再回顧自己當年在醫院的驍勇善戰,卻遲遲找不到聽眾,比悲傷更悲傷。)

 

從這次 COVID-19 的全球性事件中,更可以感受到醫學知識的交流與推進,仰賴一篇篇文獻,畢竟醫學是全世界的人類共有、共享、共同傳承、共同推進的領域,沒有人是局外人,也沒有人能單靠一己之力打遍天下無敵手。

 

然而,事實上大家好像越來越不喜歡寫 paper(?),我想,人不太會在一開始就討厭寫 paper,通常是在一次次習得性無助之後,才選擇放棄。於是,要如何透過 CBT(認知行為治療)讓我們去除配對正是當務之急,用正向循環來抹除以往那些慘痛的回憶。

 

從技術面到人生觀

 

這堂課軟硬兼具,透過實作來克服令人聞風喪膽的統計與軟體操作,藉由經驗分享來破解時間精力好有限的人生大哉問(小孩才做選擇,成熟的大人全部都要),甚至還有個人品牌建立與視覺化呈現等加碼內容!光吃麵包屑實在很不過癮,讓人更想報名其他主題的課程了(誤)。

 

而總是有人提到新思惟課程過於昂貴,其實我當初也曾因此望之卻步,但出社會後發現,所有事物都是需要代價的,偏偏付錢往往是最簡單的一種。貴不貴,CP 值高不高,單看我們有多渴望(動機決定行為)。

 

感謝新思惟,讓我們能夠花錢買經驗,協助我們繞過初學者的瓶頸,並且十分努力的保護我們極度脆弱的自尊心(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與 empathy 真的做得非常好 XD)。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帶著已經最佳化的生存手冊,開始航向學術藍海。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00509_第三十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