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真心話:新思惟課程,我獲得 2 項重要技能!

 

作者:中研院 生醫所 王文彤 研究助理

 

 

MEPA_20171104_0362

 

 

這天,我參加了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Medical papers writing strategy hands-on workshop)。

 

 

我為什麼要報名呢?

 

這就要說到,其實,我離開醫院臨床工作已經 3 年了。以前呢,我曾經在醫院擔任護理師 6 年的時間,當時順風順水的,寫 N3 進階報告送審,一次就通過,很年輕就擔任副護理長。

 

之後去唸碩士研究所,問題就來了,原來護理養成背景是很缺乏研究的基礎概念。我也從順風順水到寫論文有點痛苦,千辛萬苦的畢業,我也離開臨床了,因為要一個護理師邊工作邊寫論文,確實是心力交瘁。

 

 

研究發表,是一場專業、嚴謹的對話。

 

而我選擇到中研院去做研究,不是因為我多喜歡研究,只是因為逃避疲乏的職場。萬萬沒想到,像是開了竅一樣,我真心喜歡研究工作,也發現,原來國際期刊的發表,就如同新思惟上課時吳爵宏講師提到的,是一場國際間對同一項專業的嚴謹對話,我喜歡這種感覺,所以就去念了師大的博班。

 

這是我的博班第一學期,可說是什麼都不會,但我很清楚目標,就是必須要有至少 2 篇 SCI 的期刊發表。但通常走上博班這條路,是發表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要投稿,首先,必須弄懂「遊戲規則」。

 

當我最近起草第一篇我必須獨力完成的投稿文,這才發現,問題不是出在英文書寫,也不在題目或是樣本蒐集,而是我不知道「遊戲規則」。

 

所謂的投稿,能被接受的文章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碩博老師會教。但是,他們畢竟是學霸了,他們好像不太懂我們這種初來乍到學術殿堂的黃毛丫頭問題在哪,因為太多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到我們這是一知半解。我連期刊都不認識幾本了,能怎麼投?

 

 

請容我先懷疑,真的值得嗎?

 

所以,當我從朋友那得知新思惟課程時,起初我真的覺得那麼貴,值得嗎?

 

但我看見我朋友,一個年輕住院醫師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能發表 3 篇以上的 SCI,我不得不信他的推薦了。

 

 

補足了我尚缺乏的技能

 

課後,我很務實的提出兩項我的收穫。

 

首先,我知道論文起手式。我知道我犯了跟大家一樣的錯誤,就是會重複寫廢話,這些廢話是因為我們心虛,想要充實文章份量,但是又無話可說,所以寫了一些廢話。陳一銘老師確實含蓄的點出這個問題,並教我們重點在哪,要寫什麼才不會失焦。

 

另一項收穫,是圖表文稿的規劃及排版。我從沒想過這有多至關重要,經由上課的整理發現,倘若我按照自己的審美或是想法去規劃文稿跟圖表,肯定是會被拒絕 100 次。好險上課後我發現自己可怕的審美跟排版是不受歡迎的,而在新思惟課程中,我學會了怎樣的圖表規劃才顯得專業,才能讓審稿人開心舒服,少走冤枉路。

 

也謝謝所有老師跟助教的溫柔還有耐心,實作時間我問了大概 20 個問題,每次都能得到細心的指導,覺得很有耐心!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1104_第十八梯次課程紀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