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講師們看齊,成為會寫又會教的老師!

 

作者: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 楊尚育 助理教授

 

 

Mepa_20210508_0209

 

 

自己很會寫文章,也想知道怎麼教學。

 

我從博士生開始就在撰寫學術論文,大部分的學習都是來自課堂上聽老師們說著自己已發表的論文。聽著老師們說著他們的大作,心中暗暗覺得我跟他們好像差距很遠。當時在老師們的指導下也發表了幾篇 SCI 的文章。

 

在博士畢業後,撰寫論文似乎是靠著一種「經驗」,可能因為閱讀的文章變多,慢慢也統整出一套自己慣用的寫法。雖然對於發表在國際期刊並不覺得特別難,可是如何有系統教導自己的研究生,讓他們也能快速、有效的學習,是令我深思的一件事。

 

看到新思惟開辦《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好一陣子,想了想不如就把這件困難的事,交給新思惟吧!

 

 

清楚論文不應該寫什麼,才是避免出局的關鍵。

 

在我的經驗中,對論文新手而言,最難的就是去清楚了解每一段落應該要「出現什麼」與「不應該出現什麼」。

 

陳一銘醫師很精要地在 30 分鐘解構論文的寫作,而最重要的就是提醒我們「什麼不應該出現」。我們很容易在 PubMed 上找出各種 high Impact 的論文,也很容易模仿其寫作風格,但我們無法找出被 reject 的文章,更不會了解它為何被 reject(只有我們被 reject 了,才看得到被 reject 的文章><)。

 

因此,避免自己的論文在一開始就出局的關鍵點,除了要知道怎麼寫之外,就是知道不應該寫些什麼。舉例來說,陳一銘醫師提醒我們,避免在第一段 introduction 大篇幅撰寫過去已知的事,不要考古,要點出重點,應立足過去看未來。因此,透過課程避免自己的論文進入雷區,就很重要了。

 

 

突破盲點,快速學習製圖的方法。

 

論文圖表一直以來都是我的盲點,過去發表論文往往都是靠著共同作者協助完成。在過去發表的經驗中,部分 reviewer 確實喜歡看圖,因此回覆意見就喜歡要求作者將 table 的結果改成 figure 來呈現。

 

而在工作坊中利用 MedCalc,很簡單快速地就完成圖的製作,非常有效率,是個很直覺使用的統計軟體,多練習幾次就能夠快速上手了。在課堂中依據手冊一步一步練習,也讓我快速學習做圖的方式。

 

 

研究經費少,錢更要花在對的地方!

 

至於投稿哪個期刊?尤其是 open access 的期刊,對我們就非常重要了。

 

有時根本沒有研究經費,更不會有刊登的經費補助了,因此,錢一定要花在刀口上!課堂中,陳一銘醫師跟我們分享各種期刊的優缺點與特性,讓我們能夠對期刊有一定的了解。

 

而本堂課的亮點之一,是吳爵宏醫師跟我們分享科技部計畫申請的「眉眉角角」,對科技部計畫的審查流程與重點能有初步了解,讓我們更有方向地洞悉科技部計畫的審查重點。畢竟對於每到年底就要進行「寫作比賽」的我,非常需要清楚「遊戲規則」。

 

綜合上述,寫論文並不難,但要寫出能被刊登的論文,確實需要方法與技巧的學習。找到對的地方來學習,能夠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與精力。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10508_第三十八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