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依橙)
沒錯,既然做醫療業,第一要務就該是照顧患者。
如果當醫師,臨床能力差,病人預後不好,同事們都看在眼裡。事實上,醫術好壞、能不能把患者處理好,醫院內部的同儕評價都蠻準確的。像是給誰照顧就可以放心、給誰開刀就偶爾會莫名其妙 mortality,或許網路上找不到這樣的資訊,但院內員工幾乎都知道。
但問題就在於,醫術好壞並沒有客觀的指標,即使我們認真去算開刀後死亡率,也會因為醫師選擇病人而受影響。意思就是,有些醫師的開刀死亡率很低,是因為他只開輕症疾病,把真正需要手術救命的患者推掉了。有些醫師明明醫術很好,但開刀死亡率高,是因為他對於真的需要開刀的患者來者不拒。
所以,是不是一個好醫生,這把尺在自己的心裡、在密切合作同事的眼裡,但他無法量化。如果沒辦法量化,就很難在組織分配資源時,分得讓多數人能接受。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優秀的主治醫師,一輩子就是陽春主治醫師。因為在組織的角度來說,並不知道他擁有更高的職位、更多的資源後,對於醫院會不會是件有幫助的事。
當然,做個能夠好好照顧患者的主治醫師,絕對是很值得敬佩的事情。但如果你希望能夠升遷、希望能取得更多資源、希望能夠發展得更好,自然就必須在臨床能力之外,再累積些什麼。
而台灣是個先進國家,不管用任何指標看,像是人均 GDP、人類開發指數、平均壽命等,我們大概都是全世界 10-20 名左右的。這個等級的國家,不只是複製先進國家的知識來應用就好,甚至要開始成為知識的生產者,為人類科學文明做些推進。
研究,就是生產科學知識的過程。
而研究成績怎麼定量呢?初步來說,就是能不能被 PubMed 找到。進一步,就是研究被引用數,或者所刊登的期刊知名度,有各種不同的指標。
而且,當我們擁有研究能力,能夠回顧自己所做過的事情,就更能改進我們的診斷跟治療能力,因為創造了更多知識,也能提供更好的教學。讓教學、研究、醫療三個領域成為良性循環。
如果你能把教學、研究、醫療都做好,在一個重視工作能力的組織,自然會逐漸給你更多的資源與權限,管理更多的人跟預算。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