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臨床經驗與科學證據之間的落差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 aripiprazole 用於躁鬱症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刊登!

 

 

00_FB_meta_analysis_20170416-214

 

 

這篇文章是承襲拙作《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的「寫作好處:結交研究路上大師級網友」心得」中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你已經不在醫院了,為何還要寫作呢?」

 

為了領新思惟的 1000 元禮卷,貼補家計(糟糕,怎麼眼淚不爭氣的流下來了),文章發表時,我心會明白,我的文將與我同在(掌聲響起的旋律也隨之響起),為我帶來內在與外在的助益:不只是拙作提到的交筆友,對自身自我實現而言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那就是藉由自己的雙手證實自己的臨床經驗正確

 

 

相信實證?相信臨床?相信自己?

 

過去我們會遇到一個困境:明明臨床上很有效,但是實證醫學的證據卻不足,導致自己信心不足,猶豫不決究竟是否該相信自己還是相信實證。

 

或是相反過來,這個治療明明臨床上效果就很差,但是別人的研究卻都很有效,讓人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醫術太差,還是我手上的不是藥,而是 placebo,不對,就算是 placebo,好歹也會有 placebo effect 吧?

 

 

從困惑中求解

 

最早開始這個主題時,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幾位年輕的精神科醫師想要一起組團挑戰「國際級研討會」(雖然號稱國際級,其實也只是恰好輪到在高雄舉辦的環太平洋精神醫學會)。

 

當時大家集思廣益討論核心主題時,我腦海中就閃過自己以前治療躁鬱症患者的種種經驗,也想到目前躁鬱症患者的治療上面因為許多新藥物證據力不足,導致臨床醫師在選用藥物處處受制,加上躁鬱症本身特殊的病程變化(情緒在兩極之間擺盪,醫師要小心不能讓患者太偏躁症或鬱症,拿捏恰到好處),造成治療上困難!

 

因此,讓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今天的題目:藥物對躁鬱症療效的統合分析。

 

在實際整理文獻,並且引用過去大師所寫的文章時,也讓我注意到這些藥物在剛研發出來,到目前廣為使用的過程中,一些劑量與適應症的演化過程,同時也讓我注意到一些特殊的治療效果,例如:預防再復發與預防再住院等,這些東西在患者急性期通常不會被臨床醫師注意到,而非得等到慢性期或穩定期時才會邁入臨床醫師的思考序列中。

 

 

當經驗與證據衝突,更能理性應對。

 

所幸,隨著研究進步與後續追蹤,現在開始有越來越多研究,探討藥物如何預防疾病復發,進而提供臨床醫師更多抉擇時可參考的訊息。

 

這篇統合分析就是建立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上,過去許多的研究針對藥物如何改善急性期的症狀,但是卻忽略了預防復發的效果,而透過新的資料,給我們一個機會重新整理證據,告訴大家新一代精神病藥物如何預防疾病的再復發,進而提供臨床經驗與實證醫學之間的溝通橋樑,讓我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經驗與證據之間衝突時,不知所措!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