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發現前人的研究有錯,應該指正嗎?

 

 

 

QA87

 

 

問:校長好,我正在寫自己的臨床研究,回顧文獻寫 discussion 的過程中,我發現前面有一篇重要的研究,作者在數據處理上應該是出錯了,導致方向相反,結論也不對。我可以寫 letter to the editor 去反應嗎?我寫作自己的文章時,可以在 discussion 說明他們的錯誤,以及我們研究對數字處理的正確性嗎?

 

問:校長好,我做統合分析時,找到一篇幾年前其他團隊做的統合,但仔細分析原始文獻,發現他們數值抄錯了,而且計算上也有很多錯誤,我這篇 updated meta-analysis 需要在 discussion 處說明之前統合的錯誤,然後提到我們這篇把錯誤都更正了嗎?

 

答:(蔡依橙)

 

這兩個同學的問題都很類似,就是在仔細處理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前人的文章有錯,而我們該怎麼反應或投書。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 , , | 問:發現前人的研究有錯,應該指正嗎?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呂孟穎醫師團隊,分享處理冠狀動脈支架脫線移位的個案研究,獲 The Texas Heart Institute Journal 刊登!

 

 

 01_THIJ_LuMY_02

 

 

文章介紹

 

關於冠狀動脈支架移位的處理方式,已經有多種技術以及相關的教學報導,但針對少見的支架脫線移位,卻鮮有報告。

 

呂孟穎醫師團隊,分享一例 73 歲男性病患,經歷了支架脫線移位的情況,其近端延長段卡在左主冠狀動脈,遠端段則像風箏一樣漂浮在主動脈中。在使用鵝頸微型抓取器未能成功取出脫落支架後,呂孟穎醫師團隊使用三個環形血管圈套器,成功移除了脫落支架,並且於術後,未發現明顯的血管損傷。

 

這種新穎的技術,成功地解決常規取出失敗的問題。

 

在這個案例中,呂孟穎醫師團隊也凸顯需要仔細選擇技術和運輸導管,以防止在過程中,支架被困住的潛在風險,並提供了詳細的處理支架脫線移位的實際操作方式。

 

 

恭喜呂醫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01220_第三十五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快訊] 呂孟穎醫師團隊,分享處理冠狀動脈支架脫線移位的個案研究,獲 The Texas Heart Institute Journal 刊登! 已關閉迴響。

2023 / 7 / 9(日)活動內容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Medical papers writing hands-on workshop

2023 年 7 月 9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旁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陳一銘醫師 / 吳爵宏醫師 / 蔡依橙醫師

 

 

2016_MEPA_FBbanner01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研究經驗,面對一堆資料和訊息卻不知從何下手?有想法的時候寫得很順,沒靈感就寸步難行?花費大量時間在寫作上,卻發現寫出來的文章不知所云,甚至老是被退稿?

 

其實很多寫論文的痛苦和困擾,往往源自於不知道方法。這堂課提供論文寫作、統計製圖、選投期刊、申請研究計畫等技巧,還融入現今正夯的「 AI 工具」,可以幫助你在短短一天內,了解「寫論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該怎麼解決,協助您快速拚出 SCI,日後寫論文不用靠靈感!

 

 

 

 

開班至今超過 50 梯次,每月都有校友成功登上 PubMed 的工作坊,將提供「最好的論文寫法」、「直覺的統計軟體」、「高效的投稿策略」、「研究計畫」,帶你擺脫論文難產的惡性循環,一出手就離 accept 不遠!

 

 

 

 

立即報名 7/9(日)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30709_第五十六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2023 / 7 / 9(日)活動內容 已關閉迴響。

2023/ 7 / 9(日)課程記錄

 

 

 

 

 

 

 

2023 / 7 / 9(日)活動內容

2023 / 7 / 9(日)課程講者

2023 / 7 / 9(日)報名截止

2023 / 7 / 9(日)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2023 / 7 / 9(日)課程照片記錄

2023 / 7 / 9(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

 

 

發表於 20230709_第五十六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2023/ 7 / 9(日)課程記錄 已關閉迴響。

觀點前衛、收錄數少的文章,透過正確投稿策略也能發表!

 

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以 AUC 調整萬古黴素劑量,配合 β-內醯胺類抗生素時的腎毒性之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505_0055

 

 

這是一篇觀點很前衛,而且只收錄 4 篇文章的 meta-analysis。根據 2020 年美國感染科最新指引建議,vancomycin 的監測方式從之前的 trough based method(給 vancomycin 30 分鐘之前抽血測濃度來決定下一劑的用量),改成 AUC based method (任何時間抽血測濃度然後把數據丟到公式裡去運算來決定下一劑的用量),因為這個方法很新穎,大概 2021 年美國才陸陸續續開始被醫院們採用。

 

世界上有些國家的醫院也採用此方法,雖然這個 AUC based method 醫院需要花錢買軟體或請藥師去計算下一劑用量,但優點是減少病人抽血次數,以及減少 vancomycin 造成的腎臟傷害。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80505_第二十一梯次課程紀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觀點前衛、收錄數少的文章,透過正確投稿策略也能發表!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關於治療先天性脛骨假性關節症之文獻回顧,獲 Children 刊登!

 

 

01_children_YangCY_02

 

 

文章介紹

 

先天性脛骨假性關節症(Congenital pseudo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是一種罕見疾病,其病徵是小兒脛骨自發性骨折和無法癒合,最終形成局部假關節。雖然臨床上已提出多種治療方案,但目前仍沒有統一的標準治療方式。

 

楊鎮源醫師團隊回顧了在臺中區域醫療中心,於 2017 年至 2021 年期間,對三位之前在其他機構接受多次手術治療失敗的 CPT 患者,在病灶上進行腫瘤切除,以及對側帶血管之游離腓骨移植(vascularized fibular bone graft,VFG)和遠端脛骨解剖型鎖定鋼板的治療。患者們在 19.3 週內完成植骨癒合,並至少追蹤了 30 個月。所有移植物均達到了骨肥大,且沒有骨吸收或局部腫瘤復發。

 

研究結果顯示,「植入 VFG 和遠端脛骨解剖型鎖定鋼板」這種方法,可以成功使骨骼固定、減少併發症的風險,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康復效果,對於 CPT 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楊鎮源醫師從起步開始,逐漸在自己的領域作出特色,並開始學術演講與發表,各種疑難雜症處理成功的案例和研究成果,建立起自己在專業上的聲望,相當厲害!

 

 

恭喜楊醫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60903_第十三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關於治療先天性脛骨假性關節症之文獻回顧,獲 Children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