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 paper 才能升等,學會論文寫作不能等!
(義大醫院 兒科 陳怡玟 醫師)
- 你與發表 SCI 的距離,關鍵來自論文寫作能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鄭琦 醫師)
- PGY 想找老師,先讓自己具備寫論文、跑統計的能力。
(三軍總醫院 劉彥均 醫師)
- 以「發表 SCI」為目標,讓論文苦手相見恨晚的研究課。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林秀縵 醫師)
最新活動
全球人口老化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公共衛生議題,隨著患有多重健康問題的老年人數量急遽增加,骨質疏鬆和肌肉減少也成為常見疾病。越來越多研究數據指出「骨質疏鬆肌少症」不利於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和認知功能,導致他們晚年越發衰弱。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周吟怡醫師團隊為了深入瞭解骨質疏鬆肌少症對老年族群的影響,在台灣醫學中心、鄰近的社區護理站著手進行研究,於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間,一共招募 337 名老年人(68.6% 女性),對他們的骨質密度、身體功能、認知狀態等進行多方面的檢測,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骨質疏鬆的定義,以及國際上對低肌肉力量的標準,將參與者分為四組:正常、僅有骨質疏鬆、可能有肌少症、可能有骨質疏鬆肌少症。
研究結果顯示,這四組人在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身體表現、認知障礙和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均有顯著差異。而且相較於只有骨質疏鬆或肌肉減少的老年人,同時存在這兩種症狀的人更容易出現認知障礙。
由此可見,未來在關心老年人的健康時,不僅是關注單一面向,還要留意多重疾病同時存在的情況。若能及早發現和治療骨質疏鬆肌少症,將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減少跌倒風險,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恭喜周醫師!
論文影響求職升等大事,你想要快點學術起步,可是一談到寫文章、跑統計、選期刊、找老師……每一關都是坎。作為學術菜鳥,不知道該怎麼辦嗎?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提供發表 SCI 文章必備的 3 大能力:學術寫作、統計製圖、投稿期刊,讓你日後寫論文不用靠靈感!
貧血對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2 感染後病人的影響目前尚不明確,因此,吳政彥營養師團隊探討了營養不良性貧血(NDA)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後續症狀之間的關聯。
研究回顧了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1 月 30 日期間 COVID-19 患者的數據,並將患者分為 NDA 組和對照組。結果顯示,在 COVID-19 診斷後的 90 – 180 天內,NDA 組患者有較高的風險出現後續症狀、住院或死亡。NDA 和這些不良後果有密切聯繫,對於病人的健康影響甚鉅,值得進一步關注和研究。
透過吳營養師團隊的研究,能夠發現到 COVID-19 患者中貧血可能與後續不良病情發展相關,而了解貧血與後續併發症、住院或死亡的關聯性,有助於提早辨識高風險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和護理,以改善 COVID-19 後遺症的預後。
恭喜吳政彥營養師!
您也想知道如何找出適合研究的題目,或是從現有發表期刊中找到好的研究主題嗎?根據不同的狀況,有不一樣的解法。陳一銘醫師在課堂上的回覆,也許帶給您一點靈感,歡迎參考。
鍾博士團隊想知道貓咪罹患不同種類腫瘤以及轉移狀態時,急性期蛋白質和血漿細胞激素的表現,因此著手調查了 5 隻健康貓和 22 隻罹患腫瘤的貓並進行 CT 掃描,根據腫瘤種類和轉移情況,分成不同組別。
所有貓在接受 CT 掃描前皆進行血液檢查,收集的血漿樣本冷凍保存,用來測量 α-1 酸性醣蛋白、血清澱粉狀蛋白 A 和貓科細胞因子,研究將這些結果和健康貓的數據進行對比,也比較了不同轉移狀態和腫瘤類型之間的差異。
結果顯示,只有 4 隻貓(18%)的血清澱粉狀蛋白 A 升高,而 16 隻貓(73%)的 α-1 酸性醣蛋白升高。在患有腫瘤的貓中,α-1 酸性醣蛋白明顯增高(p = .016),而血清澱粉狀蛋白 A 則沒有明顯變化,只有白介素-8(IL-8)在原發腫瘤和有轉移疑慮的貓之間顯示出顯著差異(p = .002)。
總的來說,雖然 α-1 酸性醣蛋白在貓咪罹患腫瘤時表現比較明顯,但尚未確定轉移和特定腫瘤類型對 α-1 酸性醣蛋白與血清澱粉狀蛋白 A 的影響,也需要再進一步了解 IL-8 在腫瘤發展和轉移中的潛在作用。
研究探討了血液中特定蛋白質和細胞激素在腫瘤和轉移狀態中的表現,有助於更了解貓咪的健康狀況,雖然目前尚未發現確定的指標,但這些潛在生物標誌,能幫助未來早期偵測或治療腫瘤。
恭喜鍾博士!
對於有興趣的研究主題,要如何構築系統性的流程,才能夠分階段逐步完成乃至發表?這是同學們經常提出的問題,怎麼從零開始寫一篇 original,蔡校長給了詳細的建議,一起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