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近年來,急性腎損傷(AKI)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中越來越常見,根據國際研究指出,無論是足月還是早產的新生兒,經歷 AKI 後長期面臨較高的健康風險,包括住院時間延長、死亡率增加、血壓升高及慢性腎病風險上升。其中,持續性急性腎損傷(SAKI)對新生兒後續成長發育的影響尤為顯著。
由於過去的研究較少探討 SAKI 對新生兒神經發展障礙(NDI)和早期生長受限(EGR)的關聯性,顏辰瑋醫師團隊透過病例對照研究,回顧 200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間,在台灣一間醫療中心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中診斷為 SAKI 的病例。
在 93 例 SAKI 新生兒中,研究排除了後續未有追蹤記錄或已死亡的病例,最終納入 51 例 SAKI 新生兒,並隨機選擇了 103 例年齡匹配、從未經歷 AKI 或 SAKI 的新生兒作為對照組。最終,共有 59 例(38.3%)被確定為 NDI,43 例(27.9%)被確定為 EGR。多變量分析顯示,SAKI 患者發生 NDI 的風險和 EGR 的風險也顯著更高。
這項研究為臨床醫師提供有價值的數據,證實 SAKI 是影響新生兒神經發展和生長發育的獨立風險因素,也表示持續監測 SAKI 患者的狀況,以及提供適當的營養建議和干預措施,對這些嬰兒的長期健康至關重要。
恭喜顏醫師!
投稿被期刊社「卡」住,是許多學術研究者常遇到的難題。面臨這種情況,你可能會感到挫敗,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研究能力。快來看看陳一銘醫師的建議,幫助你突破投稿瓶頸。
作者:邱家佑 醫師(Mayo Clinic)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鳥型分枝桿菌感染引起聲帶結節的影像報告,獲 QJM 刊登!
這一篇是在 2024 年 2 月開始撰寫,在 2024 年 4 月初投稿到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CID),在 4 月底的時候被拒絕。當天改寫投稿到 QJ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3 天後被接受。
原本一開始的目標是投到 CID 的 Photo Quiz(格式是 200 字的病人簡述,而後再附一個 500 字的解答跟討論),然而被 CID 拒絕之後,我修改格式,刪減一些字數跟重新排版圖片,當天很快就可以轉投到 QJM(這一本雜誌的要求是 500 字以內)。在去年 2 月的時候,我曾經投稿過一個 image 到 QJM 很快被接受,因此給了我靈感,如果這個影像報告被 CID 拒絕,接下來要投什麼。
一位 48 歲女性患者,在 5 年前因紅斑性狼瘡腎炎導致末期腎臟疾病,進行過腎移植手術。目前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時,喉部卻逐漸出現嘶啞和乾咳症狀持續了 3 個月,經過進一步檢查後,邱家佑醫師團隊發現這位患者的聲帶出現結節,並透過組織檢驗證實這些結節是由鳥型分枝桿菌所引發。
根據現有研究,在非結核分枝桿菌(NTM)引起的感染中大多與肺部有關,而喉部 NTM 感染案例則相當罕見,全世界僅小於 10 個案例,因而引發邱家佑醫師團隊的興趣,對此進行調查並寫成影像報告。
邱家佑醫師團隊詳實地記錄下這個罕見病例,觀察到抗鳥型分枝桿菌治療對喉部 NTM 感染雖有效,但是治療持續時間受病原體種類、聲帶損傷程度以及患者對治療的反應等等情況而有所差異。此外,對於接受固體器官移植的患者而言,抗鳥型分枝桿菌治療與免疫抑制劑之間的藥物相互作用,可能是一個額外的挑戰。有一小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術來處理嚴重的疾病或纖維性瘢痕形成。
這項研究對於醫療界來說是一個新發現,更加理解鳥型分枝桿菌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也替未來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恭喜邱醫師!
現在用 AI 寫論文正夯,ChatGPT 也持續更新中,但要不要課金升級,還是免費版已經夠用了?來聽聽陳醫師的建議。
部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UKA)適用於膝蓋僅單側關節嚴重磨損的病患,相比全膝關節置換術,其術後恢復較快,功能也較佳。在部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中,有傳統的「股骨脛骨人工關節置換技術(TF)」與新型的「髕骨股骨人工關節置換技術(FF)」兩種作法。
研究收集了 288 例部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病例,其中 147 例採用 TF 技術,141 例採用 FF 技術,平均追蹤 6 年,評估植入物的位置的準確度,並分析術後穩定度的關聯。
李醫師團隊發現,使用 FF 技術在股骨冠狀面排列異常(FCA)方面的比例,顯著低於使用 TF 技術,然而,脛骨的冠狀面和矢狀面排列在兩種技術間,無顯著差異。
不過,無論採用哪種手術方式,FCA 異常和年紀較輕都會有較高的重建手術率,這與技術本身無關。
總結來說,FF 技術,可有效減少股骨排列異常。但年輕患者仍面臨較高的重建風險,要進一步提升部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整體成功率,可結合其他策略,例如運用機器手臂等先進技術,以提升手術精確度。
恭喜李醫師!
對於有興趣的題目,如何構築系統性的流程,能夠分階段逐步完成乃至發表?從題目搜尋、執行,到跑統計作圖並完成文章。掌握寫論文的方法,其實你也有做研究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