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增加起飛成功率,新連結創造更多可能。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正念」做為躁鬱症輔助療法之效益的統合分析研究,獲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刊登!

 

 

01_jad_tsengpt_share16

 

 

切入時,「第一步」的重要與困難。

 

作研究時卡關在「想主題」這件事,很多朋友都曾有過,尤其是還沒有根基的新進學者。有一定資歷的學者已鑽研某些領域一段時間,所以往往較容易沿著之前的研究繼續鑽深或觸類旁通。

 

對新進學者來說,每個領域都已有人佔地為王,而打下立足點、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當自己尚未有立足之地、就沒辦法發展自己的根基,沒有根基、開花結果的機會就低。

 

透過這篇文章的分享,希望能帶給各位一個儘速找到立足點、站穩腳步的方法!

 

 

尋找夥伴支持,挑戰偉大航道。

 

一支、或兩支筷子,很容易被折斷;但如果是一把筷子,不但不容易折斷,還有機會做成竹蜻蜓、帶你飛上天空!

 

在我研究剛起步、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榨乾腦漿也找不到適合、有趣的研究主題,這時便很容易走進自怨自艾的生命幽谷、甚至自暴自棄而裹足不前。

 

換個場景,如果是一群人呢?你有一個片段的想法、我有另一個片段的想法、而他也有一個片段的想法,那拼湊起來、腦力激盪一下,說不定就有機會碰撞出適合的主題。

 

事實上,這正是此篇論文能誕生的起點!當初因為我們有一群人想要組團去打怪(挑戰某個國際年會),然後又擔心挑戰之後滅團,所以便先凝聚力量、大家共同專注在同一個核心主題上,這就是所謂的集中有形力量、進行重點突破。

 

 

用實例告訴你,這篇論文主題是如何誕生的。

 

經過團隊討論,我們選擇了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作為核心主題(這篇論文的第一個元件),然後繼續腦力激盪。

 

通常討論某個疾病時,我們不外乎會先想到流行病學、治療、和預後(這篇論文的第二個元件)。其中的治療又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但躁鬱症的「心理治療」(非藥物治療)在文獻中早就被廣泛討論,這賣點不夠吸引人呀!

 

這時,然然有位朋友靈光一閃地提到:「正念治療如何?這是國外很新、還很少人注意到的東西」(這篇論文的第三個元件)。噹噹噹,「正念治療對躁鬱症的症狀效果之統合分析」就是這樣誕生的!

 

 

跨出生活圈,創造更多可能。

 

當你用竹蜻蜓飛上天空之後,你才有機會離開同溫層,認識不同層級的人。

 

以前總認為自己在統合分析方面已有兩把刷子。但透過「正念治療」這篇統合分析論文,我才有機會讓自己脫離固有的同溫層(自己熟悉的精神藥理學)來到相對陌生的非藥物治療領域。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篇研究、我認識了這個領域的專家,甚至邀請他們擔任共同作者(PubMed 上的 Author information 內含數位國外專家學者)。這過程或許也讓這篇文章更順利地被刊登,因為有專家意見、專家背書。

 

 

立地生根後,就要拼命開花結果!

 

總結來說,透過與其他人合作、我們有了新的主題(這是單兵想破腦袋也很難想到的),然後又因為此主題認識了其他的朋友、甚至是領域中的專家。透過這些新朋友,我們又可以激盪出更新、更廣的主題,開闢屬於自己的領域與根基!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50823_第七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