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吳青陽醫師兩篇不同系列之研究文章,獲 Medicine 同期刊登!

 

 

01_medicine_wucy06_07

 

 

這次吳青陽醫師兩篇系列文章投稿被 Medicine 同期刊登,是個值得我們學習的模式。

 

 

文章介紹

 

 

吳醫師在稍早發表於 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文章中,分享了用單孔內視鏡手術 (single-port VATS;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在一年內完成 29 例縱膈腔腫瘤手術的經驗。

 

在這一篇文章中,吳醫師進一步納入 60 位在同一期間接受傳統打三個小洞之內視鏡手術 (conventional VATS) 的患者。用世代研究 (cohort study) 以及 1:1 的傾向分數配對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方法,比較這兩種手術方式的短期臨床結果。

 

結果顯示,相對於 conventional VATS,single-port VATS 的手術時間較短、術後第一天的疼痛分數較低、以及術後住院天數較少。因此 single-port VATS 應用在縱膈腔腫瘤手術的安全性與短期臨床結果方面,並沒有比較差。

 

 

 

在稍早發表於 Medicine 的文章中,吳醫師針對第一期 (stage I) 非小細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的復發議題,建立了一個初步的預測模型。在本篇文章中,吳醫師繼續探討對於可以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依據其臨床病理特徵建立預後預測模型;也研究對於這些患者,在追蹤期的影像選擇上(肺部電腦斷層或胸部 X 光),建立可以依循的依據、參考資料。

 

吳醫師回顧 2005 到 2011 年間,共 442 位可以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stages I–IIIa)。分析後發現,跟較差的無疾病存活 (DFS; disease-free survival) 有關的危險因子為:腫瘤侵犯臟層胸膜 (visceral pleura)、腫瘤大於五公分、術後有接受輔助治療。

 

依據這三個 hazard ratios 相似的危險因子,吳醫師建立了一個簡單的評分系統:從 0 分到 3 分的五年 DFS 分別為 68.7%、46.6%、31.9%、26.1%;疾病復發比例分別為 26.49%、50.61%、65.05%、73.81%。同時建議當患者有一個以上的危險因子時,建議用肺部電腦斷層為追蹤影像工具。

 

 

期刊介紹

 

Medicine 是一般內科學 (medicine, general and internal) 分類中的 top 10% 頂尖期刊,創刊於 1922 年。Impact factor 一直維持在 4 到 5 之間,2014 年為 5.723 分,由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所出版,是科學史上很傳奇的高影響力期刊

 

2015 年起,撤除 paywall,改為全面開放,並將營運模式轉成 open access,向投稿的作者收取文章處理費。在學術圈引起了不少討論。與 PLOS ONE 原生 open access 不同,Medicine 是從傳統期刊轉型,過程面臨的辛苦與調整,是完全不一樣的,產生的影響力也截然不同。

 

建議前往臉書 [open access journal 討論:PLOS ONE vs Medicine] 討論串,進一步閱讀,加入討論。

 

 

吳青陽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1220_第四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