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泰醫院 外科部 劉照全 醫師
用一張圖代表自己上這堂課之前的最佳寫照。
我一直是論文寫作的苦手,從學生時期一直 deny 到現今住院醫師了仍是如此,實際在臨床上,跟著幾位老師寫 introduction 和收集 data,雖然可以有一些初步的東西,但總覺得這都是靠著許多片段的知識,沒有很系統性地去學習論文寫作這件事情。因為自己懶散的個性,實在把論文拖太久了,所以這次才下定決心要來參加新思惟的工作坊。
唯有親眼見證,才能感受其中奧妙。
以前對於新思惟的課程都只是聽說,並沒有實際參與過,身邊的人對於這堂課的心得也是好評居多,老實說,一開始我是抱著懷疑的心態來參加,只是一天的課程,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它的確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唯有實際參與過,才能真正體會新思惟課程帶給自己的好處及深刻感受。
我覺得這堂課,並不是在告訴我們論文題材要去哪裡發想,也不是你來工作坊之後,就能馬上生出一篇論文。它沒有告訴我們艱澀專業的東西,甚至課堂上講的內容,我們平常也都有聽過,然而,新思惟就是用統整的方式,用一天密集的時間內告訴你,這些基本、這些細節,還有論文寫作的態度是什麼。
結束之後,別人問我從這堂學到了什麼,我說:「這堂課給我最深的感受是『開始做就對了』!」
(橙編按:還有你現在知道「怎麼做」了啦 XD)
研究這條路,需要的是身體力行。
論文寫作沒有秘訣,不能速成,別人寫再多,都比不上自己實際從頭到尾操作一次,如果想要成為發表很多篇的研究作者,那起步的基礎就非常重要。新思惟一天的課程下來,就是在告訴我們這些事情,講起來很簡單、很輕鬆,但自己有沒有實際去做,能不能夠越早開始,你跟別人的差距就會在此拉開。
這一切很像是以前小時候常常聽到的諄諄教誨,用講的很輕鬆寫意,但實際去做才發現困難之處,尤其要面對最大的敵人:懶散。
刻意練習,才能真正內化。
MedCalc 實作是這次上課的另一個重點,在課堂上照著手冊一步一步地畫圖,能夠讓自己非常有參與感。
更重要的是,回家之後,反覆練習,接著從提供的數據中.找到新的比較模型再操作一次(像是範例中 prognosis score、happiness score),熟悉之後,不看書本,再試著全部重畫一次圖表,如此操作多次才會記憶深刻,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是前面心得提到的「做就對了」。
逃避不僅消極,還沒有用。
蔡依橙講師最後一堂課,告訴我們的這段話:「瞬間超高濃度,刊出前都不算,密集工作環境。」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覺得自己又被深深重擊一拳。
以前都是把論文寫作的東西,無限期擱置在電腦桌面的一角,其實明明就知道論文寫作對自己之後的工作、升等非常重要,卻總是不願意去面對,如今真的需要瞬間且密集地督促自己不能再偷懶了。
上完新思惟《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該好好留一段時間衝刺論文寫作,屏除生活周遭誘惑,完整規劃一個大塊時間,讓自己沒有藉口。我有很好的醫學資源,學生時期也有打好足夠的底子,這次又參加了工作坊增強統計軟體的能力,並在最後聽到蔡依橙講師的分享,如果這樣都還無法完成論文寫作,就太沒用了……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