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蓮慈濟醫院 家醫科 黃暉凱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黃暉凱醫師參與團隊探討 statin 與中風後骨折風險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刊登!
兩篇論文刊出於 impact factor > 5 期刊
真的非常幸運,住院醫師時期就有論文刊出於 JCEM 這本不錯的期刊(2017 年 impact factor = 5.789),而且是一個禮拜兩篇!(希望它不要 Oncotarget 化 XD)
這是兩年多前當 PGY、第一次報名新思惟小班研究課程時,想都想不到的事。論文內容新思惟已做好導讀、便不再贅述,以下我想分享一路走來的心得、並感謝曾給予幫助的人。
課後實際應用與動手做,非常重要。
我第一次參加的新思惟小班課程是 2015 年的《健保資料庫工作坊》,後來又陸續上過《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統合分析工作坊》。
每一次的課程都非常有收穫,大大打開了我的眼界。但我也認為,只有上課或許聽完當下很感動、覺得有希望,但若只停留於感動和希望,課後沒有實際投入執行,是非常可惜的。
報名費都付了(像我上了四種課程就是 $120000 XD),課後當然要動手實踐與實際應用才能讓效果最大化,把講師們傳授的秘訣都內化成自己的能力(當然等級和講師們還差很多,但自己跟自己比就知道進步了多少)。
從健保資料庫工作坊談起
以我自己為例,《健保資料庫工作坊》讓我認識了資料庫架構及如何進行題目發想。上課時實際操作並成功畫出投稿等級圖表的經驗,則使我跨越了對論文寫作那個自己想像出來的恐懼和障礙。
課後我透過實際應用上課所學,挑選自身感興趣的題目現學現賣,達到很好的吸收,最後也成功做出 SCI 投稿等級的圖表與資料。但這只是完成可投稿內容的第一步而已。
報名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的動機
當我著手寫論文、要把統計結果寫成完整論述時,才發現這又是另一個障礙。原本以為不會太難,但初入門完全無經驗的我此時才發現連哪一段要寫什麼都搞不清楚,論文初稿只是毫無邏輯的片段堆疊、像在湊字數。
上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有如打通任督二脈,了解到論文架構寫法與一般原則。課後立馬重寫,同樣是透過立即的實際應用讓我對講師的功力做了最大幅度的吸收(聽起來很像什麼變態武功),與過往的自己比較也感受到上完課後的進步幅度。
從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我學到的是。
寫完並投稿後還有殘酷的下一步,就是與 editor 及 reviewers 的應對。對於第一次接到 major revision 的我,犀利的二十多個問題真是嚇到吃手手。此時剛好《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上課日在回覆期限的兩週前,便立刻報名!
課中從國際頂級期刊 editor 講師所授內容,了解到 reviewer 的審稿觀點並避免了許多新手常犯的大忌。中間下課時又巴著蔡校長問一堆關於 revision 的瑣碎菜鳥問題,最後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 就成功孵出了。
兩年、八篇。
從 2017 年初第一篇 SCI 誕生到 2018 年中,共有 8 篇 SCI 論文被接受(扣除 1 篇已被 JCR 除名的 Oncotarget,囧…)。
記得 2016 年還在為第一篇 SCI 努力時,蔡校長曾對我說:「你這樣繼續努力下去,不久後應該可以破 10!」那時真的覺得他在嘴砲我,不過現在快自己打自己臉了…XD。
來自各方的支持與砥礪
當然這一路上除了新思惟,也要感謝許多師長前輩們的幫助,不管是正面的鼓勵指導、抑或反面的刺激(就不方便多說了 XD),後來還直接被院長挖出來表揚(打開知名度後得到更多合作機會)。
這些兩年內經歷過的許多事情,這都讓我的住院醫師訓練生涯過得更多采多姿(實際上還是每天都在醫院講幹話,訐譙東、訐譙西)。
最後跟大家分享、也是校長一直勉勵我們的,不要小看自己、製造無謂的自卑感,就算只是小小住院醫師,在國外學者眼中也都是 M.D.。
我目前發表的一些系列文章也真的有被國外學者看到,因為已開始被一些期刊邀請去審稿相關論文(甚至還有非常著名的國際大期刊邀請審稿),這就是給我的最大肯定(雖然同一件事也被周遭某些前輩酸過「都做類似的主題不可取」,科科…)。
這段期間的努力真的讓我學習到許多,但越學就越發現不會的東西更多,只好繼續學習、繼續努力!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