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家佑 醫師(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incoln medical Center, NY, USA)
相關文章:
- [快訊] 邱家佑醫師關於氣喘個案在電腦斷層呈現瀰漫性肺部周圍毛玻璃陰影的臨床經驗分享,獲 Case Reports in Pulmonology 刊登!
- [快訊] 邱家佑醫師分享單純皰疹病毒發生於鼻腔的非典型表現個案報告,獲 IDCases 刊登!
關於個案報告的初步心得
現在要嘗試用 case report(個案報告)作為研究起步的選擇,我覺得最困難部分是要找到會收 case report 的期刊跟好的 case,因為很多期刊已經不收 case report,有些期刊則是一年才收個位數。
很多老師會說:「這個 case 很有趣,你要不要把他寫成 case report。」
當你把 case 領去做,搜尋後發現早就被寫爛了、甚至已經有 review of literature;或者 case 雖少見,但已不是第一例。這時就面臨要不要繼續寫下去的窘境,還是乾脆跟老師坦白說這有趣個案人家早就寫爛了,或寫完後才發現投稿到處碰壁。
我很幸運地在四個月內成功發表兩篇 case report,第一個是 peripheral ground glass appearance「最可能是」silicone embolisms syndrome。這蠻弔詭的,當你不確定診斷到底是什麼,寫出來的 case report 會有期刊收嗎?
這一篇我花了很多心思在 discussion 上,事實證明還是有機會的。我個人認為這一篇能順利刊登要感謝第二作者(我同事、今年暑假會成為放射科第二年住院醫師),他在英修潤飾與 discussion 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第二篇是 HSV 以鼻腔內的 mass lesion 為臨床表現。起初我想把這個 case 投到 NEJM image challenge 試試,但此專欄只接受至多兩個作者而放棄,因為我們這篇作者總人數有 6 位。
後來我還發現,這類案例其實在 urogenital area 不算罕見,在肺部與眼瞼部位也都有人報告過。關於 HSV 的研究與治療,大家也耳熟能詳,能著墨的地方不多。
最後這篇的賣點我們訂在這個 case 是第一個出現在鼻孔裡面的。這篇其實我很快就寫完,但經過半年才找到願意接受的雜誌。
個案報告對美國內科住院醫師的意義
投稿 case report 在過往應該是很多人學術起步的第一站,但現況會面臨要投哪一本期刊的窘境。在此先不談 impact factor,因為以我的狀況來說,美國的內科住院醫師投稿目的很多只在有發表、好用來申請次專科。
美國次專科是 R2 尾聲開始 apply,在 R3 的 12 月時放榜。對內科住院醫師來說,要在 R1、R2 兩年間累積最多的發表數時,首重搶快而不是搶 impact factor。
我個人會希望我的 case report 至少能刊登在相關次專科雜誌,而非綜合期刊。不過美國經驗或許不能完全套用在台灣,因為台灣似乎相對重視期刊分數、也會花較多時間跟金錢在英修上。
美國的老師也都知道住院醫師有申請次專科的時間壓力,因此 case report 他們就會讓你自已來弄,相對給住院醫師很大的自由度。
其實我另外還領了一個 case report、跟一個寄生蟲的 case series,但實在太稀鬆平常。所以 case report 被三家雜誌退稿後,我便把它送到醫院的住院醫師海報競賽;寄生蟲 case series 被退稿後,因為實在找不到符合胃口的期刊,最後我把它送到紐約州的內科海報競賽。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