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置許久的論文,我來了!

 

作者:台中榮總 藥學部 鄭昕弦 藥師

 

 

MEPA_20170415_0746

 

 

循序漸進,帶領初學者入門。

 

抱著期待的心情,開始了充實的一天。一早,校長先簡單介紹了課程設計概念及一天的流程,為接下來的活動有一個美好開場!

 

課程內容依據文章的架構脈絡,首先由陳一銘醫師講解論文每段怎麼寫。陳一銘老師化身作文老師與統計老師,依照四大段落傳授論文寫作要領與心法,還介紹了那些變項與其相對地統計方式,從常態到非常態、有母數到無母數,介紹可以檢視論文重複的軟體,分析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是否是「一大抄」。論文的總體脈絡有了一個流暢的鋪陳。

 

再來是吳醫師傳授統計圖表的規劃,吳醫師舉出自身的例子,分享他當年到美國進修期間,指導老師評讀文章的習慣,reviewer 通常習慣先從摘要了解文章整個的脈絡與結果。經過吳醫師的分享,我恍然大悟,才知道摘要原來不可輕忽。

 

 

精美的統計圖,一次就 OK!

 

互動實作的部分,先解說演練情境並教授軟體使用方式,到親自演練了如何運用 MedCalc 統計資料。大家利用中午時段到下午 2 點馬不停蹄拼命練習,手忙腳亂到沒時間喝水和吃午餐,當然中間也有很多資深研究助教協助,完成了一張一張的精美的統計圖表,收穫滿滿。

 

下午的課程亦十分精彩,包括期刊選擇策略、研究題材的多元參與等等,毫無冷場,對研究文章撰寫亦十分有用。內行人怎麼投稿?陳醫師分享自身經驗,並細細分析給我們了解其想法,並不是從高分的期刊投稿下來,而是從平常閱讀文章的期刊了解志趣相投的有那些。累積經驗,平時做好準備,才不會到了真正要投稿的時候,才手忙腳亂。

 

 

拓展視野的深度及廣度

 

在「多元參與」中,吳醫師分享如何使個人研究品牌更立體,也利用自身經歷告訴我們,不是 original article 就好,該如何經營自己在 PubMed 上的形象,展現出自己的深度和廣度,十分受用。

 

最後一堂課,校長分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中,做最佳化的分配,並提醒我們寫作需要一鼓作氣的努力,如同飛機起飛一般。另外也分享自己產生 60 多篇文章的工作環境,不但會漏水、淹水,空間並不如想像中舒服,真令人佩服。

 

 

收穫滿滿的一天

 

最後雖然自己做出來的表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製作出來的那一瞬間還是有滿滿的成就感,真的很謝謝被我問個不停卻依然熱心解說的助教群。另外,得獎的同學真的很厲害,一下就抓住製圖的重點,畫出完美的圖表,佩服這些同學的用心程度。

 

收穫滿滿的一天,無論在知識經驗上的吸收,或在精神層面所受到的鼓勵,都很足夠!身體很累,心靈卻很滿足。很開心自己有上到這堂課,雖然一天下來,要學習的東西好像很多,需要再從頭整理歸納,但是對於研究、論文寫作比較有方向,不會像以前常常白忙一場沒有結果,一整天的收穫,激起了我想把之前擱置一旁的論文,再重新拿出來寫的鬥志了!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0415_第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