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劉嘉仁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劉嘉仁醫師研究膿胸與癌症風險之健保資料庫文章,獲 Medicine 刊登!
首先,還是要感謝所有曾經指導過我的老師,和一起工作的夥伴,沒有大家的協助和共同努力,是不會有未來的成就。
本篇論文的主題為「Cancer Risk in Patients With Empyem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是我們的癌症系列研究之一。
為什麼要做研究?
「為什麼要做研究?」這是研究者首先要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通常會在論文的 introduction 有詳細的論述;另一層面,則是要問自己做研究是為了什麼?有人是以興趣為主,有人是有其他的研究目標,若能保持做研究的熱忱並堅持,姑且不論做研究的最初目的為何,最終多半能有不錯的成果。
而做研究最重要的則是「問個好問題」。誠如上段所述,introduction 要讓讀者了解,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可以精簡地描述臨床、研究現況,將研究最相關的部分精簡呈述,以簡單明瞭為原則。
然後點出目前研究不足、或缺乏證實之處,即可順勢說明,自己的研究將補足科學界目前證據缺漏的部分。
清楚每個研究環節是必要的
在 method 的部分,主要陳述研究方法及步驟,分析的資料最好是研究者自己本身所收集的,並在內文中清楚交代資料來源,研究者本身必須充分瞭解所有研究過程及細節,包括:如何收集資料、統計分析、圖表製作到寫作,即使並非所有實驗步驟皆論文作者自己完成,也應盡量避免抄襲其他研究的 method。
寫作者往往誤認為 method 的寫法和架構大同小異,而誤用其他研究方法的描述,殊不知實驗、統計方法其中有很大的落差,這也往往造成整篇文章的缺失。
不同的研究設計,需搭配不同的統計方法;而不同的統計方法,皆有不同的前提假設和限制,研究者在使用上,必須小心謹慎。
謹慎選擇統計方法、避免憾事。
拜統計分析軟體蓬勃發展所賜,愈來愈多統計軟體在分析上,提供使用者非常容易上手和操作的使用介面,研究者不需要經過繁瑣的程式語言,就可以輕鬆分析數據和有圖表產出。
然而,此便利性,也往往造成研究者覺得,只要有圖表結果跑出來,就很開心的進行下階段的 result 和 discussion,而忽略統計方法後,所隱藏的基礎理論。
千萬不要抱持著「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觀念,去看待統計方法,看似簡單的軟體操作,背後卻是由許多假設理論所支撐,因此,謹慎地看待統計方法、並小心使用,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
然而,一個好的 method ,能幫助讀者釐清研究設計、研究工具,並讓其他研究者在相同條件下,可自行驗證研究的正確性及可靠性。
感謝團隊,互相激勵、成長。
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學雖然不是論文的主菜,但卻是論文中不可或缺的綠葉,研究方法會大大影響研究結果,使用錯誤的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即使碰到再好主題或議題,也會因錯誤的統計分析,導致不正確的結果及判斷,當文章發表之後,便成無法磨滅的傷痛。
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值得信賴的團隊及夥伴,彼此相互激勵、共同成長!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