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惟如何點亮一根潮濕火柴?

 

作者:高醫附院 麻醉部 徐雍和 醫師

 

 

MEPA_20171224_1159

 

 

如果把心中對於學術論文寫作的衝動,比喻為一根火柴的話,我想,我就是那根已經受潮多年、幾近發霉的濕火柴了吧!

 

 

寫作沒有想像中簡單

 

在剛成為 R1 時,其實對於論文寫作滿有興趣的,師長也很鼓勵我,給了一些點子和方向,天真的我以為很快就能開花結果。初生之犢總是想的簡單,在查完文獻,要著手設計研究、撰寫 IRB 時,才發現嚴謹的 study 要考慮的面向相當多,好像不是隨便拿幾個 reference 堆疊上去就可以了事。

 

蔡校長的「飛機起飛理論」完整地描述我的心路歷程:「目前研究已經有了大綱(開始滑行),但現在專科的臨床知識累積、照顧好病人應該才是最重要的,先緩緩好了(飛機 slow down)等到有空再來衝刺好了。」

 

 

越寫不出來就越想逃避

 

雖然每個月科內都會舉行 research meeting,但行動越是拖延、心態就更加逃避。時間流逝,當初的計畫也胎死腹中。過程中師長建議我先寫篇簡單的case report(用 letter to the editor 方式呈現),但已經沒有了一開始強烈動機。

 

一晃眼,也變成了不得不面對升 VS 壓力、必須要有 paper 的總醫師了。在自己摸索的過程中,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模仿查到的論文寫作,總算是勉強拼湊出一些篇幅去投稿。投稿的選擇也是懵懵懂懂,就照著老闆的指示,從領域內impact factor 最高的期刊開始投。

 

 

寫出論文,但卻沒有成就感。

 

目前運氣還不錯,在電子期刊裡獲得 reviewer 正面的回應,正在回應revision 中。但整個過程,還是覺得心虛,對於如何寫作、如何搜尋有用 reference、如何選擇期刊、投稿後如何回應 reviewer,好像都沒有學到系統性的知識,一直用 try and error 的方式緩慢前進。自己都快要放棄這根點不燃的火柴了。

 

對於新思惟論文寫作的課程觀望已久,一開始當然也因為「相對高」的報名費感到卻步,想說「再撐一下,應該也不見得要花這個錢吧?」

 

 

遲早都是要寫,為何不早一點來學?

 

終於「今天就是那一天」,勇敢踏進這個教室。才發現,如果來得早些,或許現在就不必為了論文是否能被 accept 而煩惱,甚至可以放心用過來人的身分,向學弟妹分享寫作的技巧。

 

在這套課程中,能夠一次回答常存在我心中大約 70% 的問題。重點是,課程設計內容都是系統性、有脈絡可循的教學法,而不是隨機、見招拆招的經驗累積法,對於一直卡關的人來說,可能有機會打通你的死穴。

 

最讓人驚喜的,是我竟然獲得了「統計製圖大賽」的獎項!對於學術界的魯蛇來說,這份激勵好像在 asystole 的病人身上打進一劑 epinephrine,有種起死回生的效果!(橙編按:恭喜獲得大獎!真的是好作品!)

 

 

MEPA_20171224_1199

 

 

課前只想說「不要浪費報名費」,好好來研究一下前幾梯學長姐的圖,發現原來 tick marks 要向外翻,而色調字體不一致可能會讓 reviewer 不開心;課中再依照講義的指示按圖索驥,驚訝地發覺原來我也可以有效率地畫出統計圖!那不就像是別人 paper 上面的圖表嗎!課後還能夠獲得這份欣賞和殊榮,感覺自己向前跨了一大步。帶著這些新學的知識和技巧,我有信心,一定能在不久的未來得到實實在在的果實。

 

 

下課時間的討論串也很精采

 

其實,除了「上課」時可以學知識外,「下課」休息時更是不能錯過的學習時機。在喝咖啡的空檔,總是能聽見旁邊強者同學討論:「其實我已經寫了兩篇 original article,只是因為某些我聽不懂的 原因卡關,希望能更上一步」、「最近在著手申請國科會的計畫,然後還要預備讀博班」這些威猛的討論串,讓自己浸泡在高手的環境當中,認真提出問題,也不會感到曲高和寡,甚至能結交些厲害的朋友認識,做為以後寫作的養分。

 

三位老師除了告訴你怎麼寫之外,還在最後告訴你為什麼要寫、以及怎麼寫才能融合「生活和學術」。很棒的課程設計!

 

要怎麼點燃一根濕掉的火柴?來新思惟國際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讓你置身於一堆已經燒得轟轟烈烈的乾柴當中,想不自燃都難!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1224_第十九梯次課程紀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