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慈濟科技大學 護理系 張玉婷 副教授
面對投稿環境越來越嚴苛的學術生態、掠奪性期刊肆虐,如何在學術生涯上找到適合個人領域且投稿成功,是學界老師或研究者需要持續學習的,本次課程主要針對寫作經驗匱乏、工作忙碌而時間有限或研究新手而設計,由三位發表多篇 SCI 的陳一銘醫師、吳爵宏醫師、蔡依橙醫師教導。
論文發表必備要素:拆解架構、選對統計、挑好期刊
有關論文寫作,陳醫師將論文寫作歸納為簡易易懂的四大段落, 撰寫時 introduction 和 discussion 的參考文獻常常有重複,所以兩段可以相互引用,重點是 introduction 強調研究的重要性,discussion 則再將研究結果與文獻進行比較。文章撰寫過程陳醫師建議,找到重要文獻看完摘要就開始寫,論文應該是有一定的論述骨幹,再去引用相關文獻為自己的論述背書。
針對統計部分,陳醫師則說明研究資料的種類(類別變項、次序變項、連續變項),對應不同的資料類型整理成清楚易懂的統計使用表格,建議研究樣本資料收集多且好, 進行統計分析時記得做常態檢定,對應課程提供的表格找出適當的統計法,讓初學者對於統計分析能更明確且清楚的運用在自己的研究。
對於投稿期刊的選擇,陳醫師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研究者需要先了解自己的領域有哪些期刊,可透過 Web of Science 搜尋個人領域的期刊,了解該期刊接受哪些類型、主題的稿件、相關投稿規定等,進而選定自己的目標。面對越來越多的 Open Access 期刊,陳醫師則建議研究者可考量個人投稿需求,進行選擇,例如審稿期、受稿率、投稿費等,如果擔心誤投掠奪性期刊,建議選擇傳統期刊, 但通常投稿期會比較長。
作品外觀不能太差,更不能有錯誤資訊。
投稿過程如何吸引審稿者目光,是非常重要的,吳醫師分享國際知名期刊審稿者退稿的原因,包括缺乏新而有用的資訊、邏輯與方法有問題、資料分析出錯、英語太差、審閱者就是不喜歡等。針對審閱者不喜歡,投稿時的圖表文稿就是給審稿者良好第一印象的關鍵要素,依據視覺原則建議採取先圖後文、左上右下、保留適當的空間結構,讓審稿者讀起來賞心悅目是投稿成功的第一步。
針對研究計畫申請,吳醫師鼓勵年輕學者多把握科技部計畫新進人員五年的優惠期,計畫通過率會大為提高,在撰寫時提供 3A 撰寫原則: 計畫為何重要、如何做到、替代方案;摘要是計案的重要縮影,務必把握簡明精確、勿講行話、排版整齊等原則用心書寫。
在起步之前,做好規劃、確實完成。
面對忙碌的工作,如何兼顧研究、家庭,蔡醫師分享過來人經驗,強調研究撰寫不適合用零碎時間,因此上班時間全心完成工作, 保留晚上、假日的大塊或帶狀時間來寫文章,面對社群網站、遊戲軟體、朋友喜宴、家庭生活等,蔡醫師建議個人要有取捨,利用適當家務分工、彈性安排等,做到工作、家庭、研究一把罩的可能性。
本次課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論文撰寫架構、統計分析應用、投稿期刊選擇、研究計畫申請、時間管理等,讓參與者在短時間內掌握上述議題的關鍵要素。針對圖表製作部分,選擇較 SPSS 操作介面簡單、統計結果清楚易懂的軟體 MedCalc 為練習工具,讓學員熟悉畫圖技巧,並設定後續運用此軟體持續練習,強化學員對軟體的熟悉度。
整體課程規劃流暢,每個單元結束都有 Q&A 時間,建議參加者可以事先想好自己的研究主題,帶著個人在研究撰寫上遇到的瓶頸, 讓專家來替你解答。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