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依橙)
我想這位老師並不清楚我們上課的內容,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用與事實有出入的言語來評論,或許他有自己的脈絡跟動機,但我並不清楚。
關於 OA,同學可能有興趣,我補充幾點。
OA 不是爛期刊的代名詞,它跟傳統期刊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例如 JAMA 跟 Nature 系列,也有自己的 OA 期刊,即使是所謂的傳統期刊,也都提供 OA option。
OA 是個明顯的學術發表趨勢,它不會完全取代傳統期刊,但會吃掉一大部分。這是因為科學大國們,發現圖書館訂閱期刊費用實在太貴了,我花錢投資科學,得到的結果出版後,還要花錢才能閱讀,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所以歐洲有 Plan S,白宮也已經宣示,日後只要是國家補助的研究,成果都必須全民共享,開放給全世界,不可以用 paywall 鎖住變成出版社的財產。
事實上,OA 因為全開放,所以更容易被看見,也更容易被引用。畢竟文章一出來,推特就有人開始討論,影響力當然更大。
像是我們最近發表的文章,截至今天,已經有 91 條推特在分享,包括多位醫師、基礎研究者、營養師,之後也會更多。他們今天有了印象,日後寫類似主題,就有很高可能會引用。
其實 OA 的本質,是科學出版民主化,讓資訊被更多人共享共用,不設限。
讓每一個人,在他的手機、在他的電腦,都能讀到你的科學成果。
OA 是一個選項,但不是一個終極解答或信仰。
目前 OA 跟傳統出版的文章數量,大概是一半一半,也就是幾年前 OA 剛好開始超過傳統出版。所以,你如果有 10 篇發表,有個幾篇 OA 是很正常的,除非你刻意的去避開他。
但我們也很同意,傳統學會與傳統期刊,在學界的影響力還是很大,而且我們作醫師研究者的,打進學術社群很重要。
我這十多年,一直在鼓勵同學參與國際學會,而投稿國際學會的期刊,並在裡頭擔任 reviewer 甚至 editor,也都是我持續分享的。這個上過新思惟課程,或者追蹤過我比較久的校友都可以證明。
給同學的建議,要根據人家的需求。
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狀態,試想,以下幾種人,你給他們的建議會一樣嗎?
- PGY 希望在兩年內有一些自己的發表,熟悉學術寫作,在應徵住院醫師前能寫到履歷上。
- 住院醫師開始專科訓練,希望自己能更認識國際學會運作的方式,以及知識產生的過程。
- 主治醫師準備升等助理教授,學校公告不歡迎 OA 期刊。
- 拿到教授的學者,希望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有學術上的突破,寫下傳奇。
我們開工作坊,之所以有課前提問、現場互動、Office Hour 等,就是因為我們知道,太多同學的微環境跟需求都不同。一個只剩四個月就要考試的年輕醫師,你建議他去投稿高分且平均審查九個月的期刊。一個學校擺明不喜歡 OA 的,你還建議他放上主論文。這些都是很不妥且對人有害的建議。
給建議時,我們是站在同學的角度去看,而非從我自己的人生階段去看。
上課就送 Office H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