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依橙)
哇,這位資深校友發展得很好,已經在自己的專長領域,有不少篇發表,而且研究法跟文體很多元。
我個人認為,總數三篇以上算多,尤其一年內三篇的話,那肯定 frequent author 了。至於審閱的話,大概當到第三年,審個 10 篇以上,就可以稱為 senior reviewer 了。如果是常審,審了四五篇,但還是第一年,可以改稱自己 productive reviewer,就貢獻很大的意思,也行。
關於審閱的資源投入,我們也要選擇對我們有好處的。像是 MDPI 的審了有 coupon,投稿可折價,這樣就很好。但如果你沒有要投他們家的,那就算了。
專注在自己次專科的一本期刊,長期耕耘,是你這個階段可以考慮的。
長期耕耘,就是當 reviewer 又快又好作口碑,然後經常投稿,人家發現你文體全面、主題專一。然後去發行該雜誌的學會的年會,口頭報告或演講,讓人家知道這個人頗專業厲害。過陣子就會是 section editor。處理一個領域的論文。
這樣比分散審閱、分散投稿要來得有價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