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7 / 19(六)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PA_20250719_0332

 

 

很多人來上這堂課,是因為這些問題而在寫作路上卡關:

 

  • 研究題目選好了,資料也蒐集了,但下一步該怎麼走?
  • 寫了摘要,卻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被老師改來改去。
  • 統計圖表畫出來了,但自己都不確定意義是什麼,更不用說讓 reviewer 看得懂。

 

新思惟知道這些焦慮,因為講師們也都曾是經歷過這些階段的人。正因如此,課程不採打高空的教學,而是陪大家一段段拆解與搭建,讓大家在課後可以真正實踐發表的第一步。

 

身為一個論文小白,最害怕的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結果在河中迷失了方向而不自知。感謝新思惟團隊的協助,讓我對撰寫論文的目標有如打開全景模式,不會擔心迷航。

 

這堂課從論文的四大段落、十六小段開始教起,不只是「該寫什麼」,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段要這樣寫」,讓大家在撰寫時,能有產出自己的邏輯與理由,寫出能夠說服審閱者的論文。

 

除了論文架構,我們也安排了統計與圖表實作練習,從變項選擇、統計方法、圖表呈現,到如何讓讀者在三秒鐘內抓到重點——這些技巧,在現場實作,以及講師助教的協助下,讓學員不只聽得懂,也親手做得出來。

 

每位講師都很專業,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將複雜繁瑣的研究技能變得簡單化,尤其在統計分析圖表製作中,透過實際操作後,更加提升自己在日後期刊發表的信心實力。

 

還有那些一直在學術路上讓大家非常困擾的問題:「該投哪一種期刊比較不容易被退?有時間壓力該怎麼選期刊?初稿要給老師看之前該先處理什麼細節?」這些,我們都在課堂上一一拆解說明。

 

課後新思惟提供校友專屬的 Office Hour,遇到問題可以回來問,可以持續優化自己的研究流程與論文內容,也能「新思惟之友」找到一群在這條路上一起前進的夥伴。參加新思惟論文課程的學員,至今已累積發表超過 6000 篇 SCI 論文。

 

雖然已有論文發表經驗,但感覺很多基本功沒有打穩,學會自己統計是重要的進步,除了想題目也可以自己跑跑看統計,之前也沒有自己選期刊的經驗,收穫良多!

 

我們的課程,也不曾停下腳步。隨著學術環境不斷變化,無論是 AI 工具的興起,與老師團隊合作方式的調整,或是期刊審稿趨勢的轉變,新思惟都在每一次的課程中,重新盤點與修正,只為了讓學員帶回去的,不只是知識,而是真正「當下最有用」的寫作方法。

 

2024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共 944 篇論文發表!論文破蛋 71 人,34 位為住院醫師、見實習醫師、醫學生,非醫療相關學員人數也逐年上升,資深校友甚至開始挑戰分數更高的期刊!成績證明,成功登上 PubMed 非難事,越早來上課越早見效。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50719_第七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2025 / 7 / 19(六)課程照片記錄 已關閉迴響。

2025 / 7 / 19(六)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01_20250719_radar

 

 

擁有學術寫作的基本能力,在進行個人研究,或是團隊合作上,都會是一大助力。新思惟致力於協助讓各位學員具備這樣的能力,在職涯發展上能更加順遂。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各項分數都在 4.82 以上,謝謝大家的肯定!

 

根據課前的統計分析,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各種匿名建議,我們均已在會議中提出討論,將持續改進。感謝各位的參與和鼓勵!

 

關於外科系的研究課程,新思惟量身打造,由外科雜誌 editor 與 reviewer 第一手教學,指導有限個案數相關的統計;若想從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或文獻回顧著手,打造更完整的學術歷程,我們的課程也提供了撰寫重點。

 

 

對於資源缺乏的研究者,想要免 IRB、免收案就能學術起步嗎?現在有兩個選擇囉!無論是評估一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療效,或是評估多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效果,兩種工具在手,產線更多。

 

 

而上過新思惟課程的同學,常提到我們的內容都特別好吸收,進而產生好奇,同樣都是教學,為什麼我們的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課程中會詳細分享,精準製圖的重點和傳達資訊的要訣。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個人品牌是不可或缺的。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新思惟提供傳統教育體制外的學習管道和經營策略,致力協助你突破人生的關卡,讓未來有更多的選擇。而新思惟的 YouTube / IG / Facebook / Thread,不論在簡報、研究、人生,許多常見的問題,我們也整理了許多應用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剛好是您常用的學習平台,也歡迎追蹤訂閱,並且加入最愛,我們也會不定期推出新的內容唷~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50719_第七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2025 / 7 / 19(六)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已關閉迴響。

2025 / 7 / 19(六)「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鄧齡喬醫師、張詩欣醫師

 

 

00

 

 

在一個中午的時間內,實際操作經過設計的練習,並且由有經驗的老師們指導後,所有同學都能夠開始自行使用統計軟體,去探索想知道的問題,跑出統計數值,並且畫出 SCI 等級的圖表。

 

這個過程當然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能夠親手做出第一次,就能夠做第二次、第三次,並持續的優化,往寫作投稿邁進。

 

以下,一起來看看一些老師們還想建議的小細節,以及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那些還能建議的細節

 

 

01

 

 

這張大部分的細節都處理得很好,文字方塊的部分,在 < 的前後,建議各加一個空格。p 也建議做成小寫斜體。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50719_第七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 , , , | 2025 / 7 / 19(六)「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鄧齡喬醫師、張詩欣醫師 已關閉迴響。

2025 / 7 / 19(六)報名截止

 

 

01-2Thank

 

 

感謝各位舊雨新知的支持,7 / 19(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現已報名額滿。

 

若您對我們的各種課程有興趣,歡迎追蹤新思惟國際,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訊息。

 

 

追蹤訂閱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50719_第七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 2025 / 7 / 19(六)報名截止 已關閉迴響。

我的日常 ChatGPT 使用分享

 

 

 

QA146

 

 

作者:蔡依橙

 

ChatGPT 是文筆最好,而且回話最為支持性的,也就是有些人說的「諂媚」。但也因為他這種順著使用者的說話語氣,在各種 AI 工具中,會讓人最想找他做一些疑難雜症看看。

 

實務上我最常跟他腦力激盪。像是如果我要寫一篇中文介紹文章,有想法,但還不確定怎麼構成。我會寫下幾個我預計提到的重點,請他幫我增添細節與實證資訊,寫成目標字數。

 

 

在使用 AI 前,自己要先懂得辨識真偽。

 

不過,他寫的東西還是很有 AI 味,我一般會讓他寫到約六成的完成度,就接手自己修改重寫,加上自己的風格,直到完成。

 

對我來說,從想法到六成完成度的文章,他處理得很好。但如果你繼續叫他寫到完稿的話,中文好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個有點 AI。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 | 我的日常 ChatGPT 使用分享 已關閉迴響。

來聊聊我第二個訂閱的 AI 服務:Google Gemini

 

 

 

01_officehour_147

 

 

作者:蔡依橙

 

之所以訂閱 Google Gemini 是幾個原因促成的。

 

 

市佔第二,有富爸爸加持。

 

我本來就有訂閱 Google One 空間分享給全家人用,每個月多加 300 元就能有 Gemini,增加的費用並不多。

 

而且因為是家庭共享,所以孩子們也能一起使用,他們都能用自己的 Gmail 登入,保留隱私,問自己想問的問題。

 

Google Gemini 為了打市場,目前 Deep Research 功能,是基礎訂閱戶就能用的。加上這是目前世界上市佔率第二,僅次於 ChatGPT 的 AI 服務,又有富爸爸 Google 生態系加持,我也想看看可以整合到什麼情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Office Hour,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 | 來聊聊我第二個訂閱的 AI 服務:Google Gemini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