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楊尚育博士團隊想要探討雙耳節拍音樂(BBM)與 α 頻率的節律性光刺激結合使用,是否能有效緩解托兒所工作人員的焦慮情緒,並進一步分析其對不同焦慮程度員工的影響差異。
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設置了三種不同的介入方式:單純雙耳節拍音樂、雙耳節拍音樂結合節律性光刺激,以及放鬆音樂(對照組)。參與者在第一次介入前完成問卷調查,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與貝克焦慮量表。研究人員透過測量心率變異性(HRV)、腦波以及血壓等指標,來評估這些介入方式對托兒所員工焦慮緩解的效果。
統計分析主要使用 Friedman 檢定來分析介入前後 HRV、腦波和血壓變化的差異。研究共有 40 位參與者(16 位男性、24 位女性),平均年齡為 31.73 ± 8.83 歲。
結果顯示,相較於單純使用雙耳節拍音樂,結合節律性光刺激的雙耳節拍音樂,能顯著降低中度焦慮參與者的標準化低頻 / 高頻(nLF/Nhf)比值(p < 0.05)。
研究結果表明,雙耳節拍音樂結合節律性光刺激,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焦慮預防和緩解方法,主要是透過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來達成效果。不過,研究團隊也指出,仍需更多後續研究來進一步確認這些發現的可靠性。
恭喜楊博士!
投稿過程中,你也遇過:我已經在 discussion 寫了研究特色,但審閱者還是要求我增加本研究的創新陳述。
這該怎麼辦呢?來看看講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