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的條件下,找到文章的亮點,投至合適的期刊。

 

作者:邱家佑 醫師(Mayo Clinic)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胸腔器官捐贈者巨細胞病毒、Epstein-Barr 病毒和弓形蟲等血清抗體不一致之致編者信,獲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505_1794

 

 

這篇是我在 Mayo Clinic 接受器官移植感染科訓練,所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胸腔器官(心臟和肺臟)捐贈者需要測 CMV、EBV 和 toxoplasma 的血清抗體,這些測試是由器官捐贈者的醫院所檢測,在器官取出送到我們醫院之後,同時另外附帶捐贈者的血液,我們也送去檢驗,但是我們發現其他醫院做出來的檢驗結果,和我們醫院做出來的檢驗結果有少部分是不一樣的。

 

這兩個醫院檢驗不同的血清抗體結果(器官捐贈者的醫院 vs Mayo Clinic),應用到臨床上的話,會影響器官受贈者在移植後所需要接受的預防性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的選擇,還有預防時間的長短。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在有限的條件下,找到文章的亮點,投至合適的期刊。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胸腔器官捐贈者巨細胞病毒、Epstein-Barr 病毒和弓形蟲等血清抗體不一致之致編者信,獲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 刊登!

 

 

01_CT_ChiuCY_21

 

 

文章介紹

 

在胸腔器官捐贈者中,對於巨細胞病毒(CMV)、Epstein-Barr 病毒(EBV)和弓形蟲的血清抗體不一致,是移植醫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邱家佑醫師團隊想要探討器官取得和移植網絡(OPO)報告的血清抗體結果,與在 Mayo Clinic 實驗室重新測試後獲得的結果之間,不一致性的頻率和可能的影響。

 

團隊回顧了 150 名器官捐贈者,特別關注了從 2022 年 10 月到 2023 年 12 月對 CMV、EBV 或弓形蟲的血清抗體結果為陰性的捐贈者。

 

團隊將 OPO 的初步血清抗體結果與 Mayo Clinic 實驗室的結果進行了比較,一致性定義為血清抗體都是陰性結果,而不一致性則定義為 OPO 為陰性,但 Mayo Clinic 為陽性。研究發現,13% 的捐贈者血清抗體結果不一致,其中 10 個在 CMV IgG,7 個在 EBV,2 個在弓形蟲 IgG。

 

在初步 CMV IgG 結果為陰性的捐贈者中,有 19% 在重複測試時為陽性,導致捐贈者 / 接受者配對的重新分類和預防措施的調整。同樣,EBV 的不一致結果也會影響後續的規劃。

 

邱家佑醫師團隊的研究,強調在器官捐贈者中對傳染性病原體的血清抗體結果需要警覺,特別是胸腔器官移植。OPO 和 Mayo Clinic 實驗室所驗的血清抗體不一致,移植團隊可以就移植後的護理做出相關決策,減少感染傳播的風險。未來的研究可著重於如何改進血清抗體測試的方法,並評估器官移植中血清抗體不一致的長期影響。

 

 

恭喜邱醫師!

 

學術新手,有建議先從什麼文體開始投稿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胸腔器官捐贈者巨細胞病毒、Epstein-Barr 病毒和弓形蟲等血清抗體不一致之致編者信,獲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 刊登! 已關閉迴響。

教練,請帶我們突破瓶頸,邁向成功發表之路!

 

作者:新光醫院 放射診斷科 林依嫺 醫事放射師

 

 

00_innovarad_YHLin_MEPA_20240504_903-1

 

 

臨床領域的專業價值,不僅在於基本的專業執照,更在於對知識的不斷追求和提升。論文發表是凸顯專業價值的有效途徑之一,門檻不會太高,花點心思也是有機會產出的。我寫過幾篇,也曾經覺得好像抓到寫作的感覺了,不過最近跌入了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中的絕望之谷,漸漸發現還有很多東西我沒完全理解,像是統計,突然發現自己卡關卻不知該從何學習,於是想尋求協助。

 

在最近熱門的動畫《排球少年》第二季,烏野排球隊在東京遠征的過程中,發現有些招數不再適用,或者該做一點變化才能突破,變得更強大,曾經以為強大的快攻被一一攔下,從頭輸到尾也是痛苦萬分(突然能感同身受?!),不少隊員發現問題後,找了教練或相關領域的前輩尋求協助,各自練習增加實力。

 

 

好的論文為什麼好,老師們以後設角度分享。

 

在新思惟的課程中,台上的老師即是教練,老師不只具備豐富的經驗,也知道哪邊容易摔跤跌倒,能夠用淺白的字句帶你理解、避開陷阱,老師也會教怎樣的方式寫作、能更容易被接受的排版,讓我們少走冤枉路。如雞精般的濃縮內容,不馬虎也很好吸收。最喜歡的部分是統計實作,用一個故事情境帶大家一一剖析攻略,讓我們一步一步了解如何運用統計工具,做出簡約直觀的圖表並進行詮釋。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40504_第六十四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 , , , , | 教練,請帶我們突破瓶頸,邁向成功發表之路! 已關閉迴響。

寫論文、陪孩子,想兼顧要將時間花在刀口上!

 

作者:兒科雙寶媽

 

 

00_MEPA_20240504_747

 

 

以前也有寫 case report、在醫學會議報告的經驗,不過都是土法煉鋼的痛苦過程,因為缺乏規劃和經驗走了許多冤枉路。以前被 assign 研究,很像跟著教練一起站在登山口,他先遙指雲霧間的山頭,告訴你最後要爬到那裡,然後他就先去忙了。中間該怎麼從這裡撐竿跳、怎麼跋山涉水到那個山頭,全靠自己想辦法。

 

從住院醫師期間就已經開始追蹤新思惟粉專,拜讀過許多精彩文章,這次終於報名到課程,也體會到大家說的手把手教學,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40504_第六十四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 , | 寫論文、陪孩子,想兼顧要將時間花在刀口上! 已關閉迴響。

怎麼寫論文、用 AI、跑統計、投期刊、找團隊,課程通通都有教!

 

作者:成大醫院 口腔醫學部 口腔顎面外科 黃薇蓁 醫師

 

 

00_innovarad_WCHuhang_MEPA_20240504_712

 

 

在忙碌的住院醫師時期,雖然為了專科考試與升等需求,在醫院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一些 case reports,但學習過程中一直有不完整、內心不踏實的感覺,希望能系統性的了解如何完成研究,以及有效率的寫出好論文展現出研究的成 果。因此,在上網多方收集資料,並詢問一些前輩的經驗後,我帶著期待的心,報名了新思惟國際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掌握 AI 協作要點,和圖表排版訣竅。

 

課程一開始,由陳醫師先分享四大段落的寫作要點,包括如何鋪陳邏輯,勾住審閱者的目光,並直接舉例怎麼寫是錯的、為什麼、該怎麼修正,讓論文更加嚴謹並更具有科學性。更實用的是,還有介紹如何量身打造生成式 AI 個人助理,如何下精確的指令,讓生成式 AI 幫忙擬定大綱與段落,與使用生成式 AI 該注意的細節,讓論文寫作能更好的上手。

 

吳醫師接著分享,以審閱者的眼光,如何做好圖表文稿與排版,讓審閱者能流暢的使用系統一審稿,而不會第一眼就討厭你的稿件。除了論文本身的排版要通順、適當的換頁之外,文中的數據圖表要足夠明確、專業,並強調差異性,可以凸顯研究與論文本身的優點,讓論文被接受的機率提高。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40504_第六十四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 , , , , , , , , | 怎麼寫論文、用 AI、跑統計、投期刊、找團隊,課程通通都有教! 已關閉迴響。

看見現象背後的機轉,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

 

作者:邱家佑 醫師(Mayo Clinic)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Ruxolitinib 治療骨髓纖維化的患者中出現廣泛性結核菌病之個案報告與文獻回顧,獲 Journal of Fungi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505_0732

 

 

這篇文章可能是我迄今為止寫作最久、也最困難的一篇。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我在 2023 年 5 月在 MD Anderson 遇到的一個病人,當時的指導教授建議我,將這個病例寫成 case report,在獲取同意書簽署後,我便開始著手撰寫。

 

 

術業有專攻,將資源分配到合理的事務上。

 

但由於我在 6 月底完成了 fellowship 畢業,而這個病例需要長期追蹤病程,我需要跟還在 MD Anderson 的人來回討論病人資料,因此過程耗時甚長,直到 2023 年 12 月才基本定稿。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裡經歷了一些波折,如我自己進行的文獻搜索,原以為資料已經搜集得差不多,但在 12 月,我的指導教授建議我,請圖書館的專業人員協助進行資料搜集。

 

必須承認,將這些工作交給專業人士確實能事半功倍,如果你所在的醫院有圖書館人員可以協助找資料,無論是進行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還是 review of literature,他們不只訓練有素,知道如何查找所需的資料庫,還能幫助撰寫方法部分。當時我自己搜尋只找到了 18 個案例,但在圖書館人員的幫助之下,收到了額外的十多個案例。而且他們的工作效率很高,往往能在第二天就提供完整的 Excel 檔。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80505_第二十一梯次課程紀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看見現象背後的機轉,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