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顏辰瑋醫師團隊,關於青少年接種 COVID-19 疫苗出現副作用之研究,獲 Pediatrics and Neonatology 刊登!

 

 

01_P&N_YenCW_04

 

 

文章介紹

 

COVID-19 肆虐全球,疫苗研發成功後,世界各地開始注射,以預防重症並減緩疫情擴散。相關疫苗,也在通過安全測試的情況下,緊急授權為青少年注射。雖有零星報告提到,接種 mRNA COVID-19 疫苗後,會在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出現心肌炎等副作用。但在大流行的時代中,COVID-19 疫苗的益處,遠超過已知和潛在的風險。

 

顏辰瑋醫師團隊進行一項研究,調查青少年在接種輝瑞 BioNTech (BNT162b2) 之 mRNA COVID-19 疫苗後,出現心肌炎的案例。該研究針對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間,接種疫苗後感到不適並就診的 12-18 歲青少年,對其進行分析。總共納入 681 名。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01017_第三十三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 , , , , | [快訊] 顏辰瑋醫師團隊,關於青少年接種 COVID-19 疫苗出現副作用之研究,獲 Pediatrics and Neonatology 刊登! 已關閉迴響。

精實學習搭配課後諮詢,成功發表我的第一篇論文!

 

作者:新光醫院 放射科 姜驊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姜驊醫師團隊,關於 CT 導引肺結節定位針之併發症風險研究,獲 Diagnostics 刊登!

 

 

Meta-analysis_20230611_0728

 

 

我算是新思惟的老學員了,大概在當 clerk 的時候曾上過《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但我是到住院醫師階段才寫出自己的第一篇 SCI 論文。還未成功發表的那段時間,說實在心中有點懷疑,是不是得要有老師提供收好的資料,才能成功發表。

 

但在這篇文章完成之後,我認為如果只是回溯性文章,IRB 其實不一定很難跑,而且資料可以一直回去收集,一切問題的根本,是有沒有學會論文架構的撰寫,以及統計軟體方法正不正確。

 

(婷編按:姜醫師首次參加新思惟是在 2019 年,當時於課後心得中分享了工作坊對於統計的學習大有幫助,統計不懂,研究零經驗,見習醫師參加也適合!因課程有效,今年也陸續上了《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及《統合分析工作坊》,很榮幸我們的課程有所幫助!)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90324第二十五梯次課程紀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 , | 精實學習搭配課後諮詢,成功發表我的第一篇論文!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姜驊醫師團隊,關於 CT 導引肺結節定位針之併發症風險研究,獲 Diagnostics 刊登!

 

 

01_diagnostics_ChiangH_01

 

 

文章介紹

 

雖然 CT 導引肺結節定位廣泛應用,但相關併發症包括氣胸和肺出血,本研究預計分析併發症的潛在風險因素。

 

姜醫師團隊在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收集了接受肺結節手術前,以拍得藍染劑進行 CT 導引定位的患者數據。研究採用邏輯迴歸分析、卡方檢驗和曼惠特尼檢驗來分析與程序相關併發症的潛在風險因素。

 

研究中納入了 101 例單一結節患者(49 例氣胸和 28 例肺出血),結果顯示,男性在 CT 定位過程中更容易發生氣胸(比值比:2.48,p = 0.04)。較深的針入深度(比值比:1.84,p = 0.02)和定位於左肺葉的結節(比值比:4.19,p = 0.03),與 CT 導引定位過程中肺出血風險增加有關。

 

總結來說,對於單一結節的患者,考慮針入深度和患者特徵,對於術前與患者解釋相關風險,很有幫助。

 

姜驊醫師運用上課所學的統計與製圖技術,迅速的將手邊的資料找出意義,並成功發表第一篇!

 

 

恭喜姜醫師!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90324第二十五梯次課程紀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快訊] 姜驊醫師團隊,關於 CT 導引肺結節定位針之併發症風險研究,獲 Diagnostic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玻璃體切割術治療視網膜剝離的手術決策與結果之研究,獲 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刊登!

 

 

01_IJO_WuPY_03

 

 

文章介紹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的醫療團隊,評估自家醫學中心在 COVID-19 疫情期間,以玻璃體切除術(PPV)或鞏膜扣壓術(SB)治療視網膜剝離(RRD)時的手術決策和結果的變化。

 

團隊將台灣 COVID-19 疫情首波國內病例激增期間(2021 年 5 月至 7 月),視網膜剝離接受玻璃體切除術與鞏膜扣壓術的患者(COVID 群組,n = 100),與 COVID 疫情前一年 2019 年的對照組(pre-COVID 群組,n = 121)進行比較。

 

結果顯示 COVID 群組的視網膜剝離患者,一開始的狀況較差,接受玻璃體切除術(單獨或與鞏膜扣壓術結合)者更多,單獨接受鞏膜扣壓術的患者較少,不過單次手術解剖構造成功率相當。在接受玻璃體切除術的患者中,有更多人接受合併鞏膜扣壓術,這樣的決策可能與 COVID-19 疫情影響相關。

 

首次就診前症狀持續時間較短是與手術成功率相關的唯一因素,而手術方法與之無關。在手術前症狀持續時間 ≤4 週的患者中,手術成功率保持在 90% 左右或以上,但在持續時間 >4 週的患者中下降至 83.3%。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視網膜剝離的惡化,導致主要手術的偏好從單獨的鞏膜扣壓術轉向玻璃體切除術。疫情影響了外科醫師的手術選擇決策。然而,手術成功率僅與症狀持續時間有關,與手術方法無關。

 

回顧重大資源衝擊事件,對例行手術與一般醫療服務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理解醫療體系與醫師的決策,進而在日後遭遇大量資源重分配與醫療負擔衝擊時,能有更精準的理解,做出更好的決策。

 

 

恭喜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快訊] 吳柏毅醫師與其參與團隊,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玻璃體切割術治療視網膜剝離的手術決策與結果之研究,獲 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針灸對體外震波碎石術的疼痛緩解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Medicine 刊登!

 

 

01_FIM_ChenHT_02

 

 

文章介紹

 

陳曉瑱醫師團隊,這次想要探討針灸對於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ESWL)的病患,在疼痛緩解方面的效果。

 

團隊從 MEDLIN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 中檢索截至 2022 年 8 月 28 日的隨機對照試驗,比較了針灸與傳統治療的效果。主要結果是反應率(即疼痛緩解率),次要結果包括無石率、滿意率、ESWL 持續時間、手術前 / 後的疼痛分數和不良事件的風險。

 

共有 13 個符合條件的研究,1220 名患者,發表年份從 1993 年到 2022 年。整體結果顯示,與傳統治療相比,針灸具有更好的反應率。雖然在 ESWL 持續時間、無石率和滿意率方面兩組之間沒有差異,但針灸組的不良事件風險較低,手術前和手術後的疼痛分數較低。

 

在接受 ESWL 的病患中,使用針灸與較高的疼痛緩解率和較低的不良事件風險相關,顯示針灸在疼痛緩解的可行性。

 

 

恭喜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針灸對體外震波碎石術的疼痛緩解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長期心得】在生涯早期學會簡報和研究,讓 Office Hour 帶你走得更遠!

 

作者:神經內科 林佳彥 醫師

 

 

MEPA_20211127_1123

 

 

寫長期心得回顧,作為一種自我肯定與累積。

 

其實一開始看到這個活動,我有點猶豫是否參加,因為分享的校友都很資深,表現也都非常耀眼;另一個猶豫點是把自己的想法、做法都開誠布公,有點像是大庭廣眾之下穿內褲般害羞。

 

不過我漸漸認知到不是什麼事情都要一步到位,慢慢累積,不要覺得自己不夠格,像最近也開始學習當 reviewer(一開始還以為是詐騙,也有可能是 email 寄錯人,想說對方是隔壁棚精神科 journal,就以該科非我專長婉拒,後來另一個我有投的 journal 寄來邀請,我就想到校長所說:「認同這個社群的話可以加入。」)總是要像大富翁一樣累積,房子也買,研究所也蓋,建旅館也要涉足,股票也要炒。

 

反正校長也沒有訂定 criteria 要發幾篇,或是做到理事長才可以參加這個活動,況且拍照打卡送英修,何樂而不為?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1127_第四十三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長期心得】在生涯早期學會簡報和研究,讓 Office Hour 帶你走得更遠!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