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林慈濟醫院 藥學部 郭孟璇 藥師
原來寫文章真的不是靠靈感
經過一整天的課程,三位投稿經驗豐富,並有 reviewer 視角的老師功力灌頂,才發現原來以前自以為的「寫文章靠靈感,被 accept 看運氣」的佛系想法,根本就是消極而錯誤的。寫文章從一開始的收集 data、表格處理,到投稿與回覆 reviewer,都是有計畫跟策略的。
身為藥師,在醫院大部分都是跟臨床專科合作,做完藥物使用評估之後,在寫 introduction 就卡關(只能說合作醫生把我當住院醫師訓練了 XD)。因為對於該專科的文章熟悉度不高,無法拿捏 introduction 時,到底要開天闢地到哪個程度,如果直接說目的又太過簡短。在陳一銘醫師的實例修改解說,對於廣度的拿捏總算有了底。至於公式「4 大重點 16 分段」,我已經把他建成 Excel 檔,就是照這個邏輯順序去寫了!
不只是上課內容,售後服務真是太好!
對於 PowerPoint 熟悉,但 Word 實在不行,即便是整理評鑑條文,也是抱著滿滿惡意把版排弄的很滿 XD。從吳爵宏醫師細心的解析,加上午餐實作與校長最後的點評,才發現自己對於細節的不夠堅持,除了會讓 reviewer 不開心,更是讓自己步步踩雷,中了「你就是只有這種程度」,導致退稿的招。
空行、斷行、縮排的藝術,文章和圖說用字的字體選用,都是有心機的。下課後重新看了一次講義跟 Dropbox 的文件,驚覺這個售後服務真是太好,特別有註釋為什麼這樣修改的檔案,真的值得一看再看,時時拿出來檢視自己。
用雜誌社的角度去思考需求
不同於用 impact factor 去決定投稿順序,其實在寫文章的同時就應該要有投稿策略,能有效縮短文章到處流浪的時間。除了被 accept,要讓自己在哪裡展示、被哪些族群看到,也是需要考慮的。
這一點我也很有同感,之前有一篇和學校教授合作的文章,其實是教授主筆,我只是提出醫療相關的意見,結果稿件登出來的當天立刻在 Facebook 被陌生人問問題,而且還是非醫療領域的人士,真是滿滿的驚嚇。
也因為這個事件才知道原來文章登出來,除了作者本人之外,還是有人會在意的,應該要更負責。
另外 bonus「珍女孩」搜尋法滿有趣,對於常和其他科合作的我也算是另一種參考。
校長對於「零碎時間」的用法真的非常精闢爽快!很多內容也覺得「啊!被打到臉了」(但是開心 XD)。
Keep in mind:高手不需要用空格來對齊,請讓自己至少做到這點。我就是那個一直在 MedCalc,按空格想對齊的人……
還沒有吃到飛機餐之前都不算順利起飛,要繼續努力!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