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也能跑出圖表,論文產出不是白日夢。

 

作者:阮綜合醫院 外科 廖凡霆 醫師

 

 

MEPA_20230709_0255

 

 

雖然實習醫師時期就有耳聞新思惟的課程,身邊參與過課程的同事,不約而同表達新思惟是對寫論文或是統計方法毫無頭緒,卻又渴望完成著作之入門磚。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寫論文的重要性。

 

 

專科醫師執照都考到了,仍沒有著作或文章。

 

當上外科住院醫師後,臨床工作繁忙,難得空閒時間補眠都來不及了,更不必提想要寫論文。現在專科醫師執照都考到了,仍沒有著作或文章,曾試著找主題寫論文,無奈不知如何下筆,偶然瀏覽到新思惟,既然閉門造車不是辦法,不如聽聽專家的建議。

 

台北的盛夏不僅艷陽高照,又潮濕又悶熱的環境,讓人巴不得整天窩在家裡吹冷氣。既然繳了學費上課,入寶山自然不可空手而回,說什麼總要帶點收穫返家。

 

 

課程一開始我就知道沒有白來

 

蔡依橙醫師扼要的開場白讓我知道沒有白來,我是研究及寫論文的入門者,唯恐自己跟不上進度,但蔡校長有信心要讓大家在有限的時間內,熟悉寫論文之知識及技巧,只要自己不放棄,配合未來的努力,論文產出不是白日夢,這無疑是個強心針。

 

正式進入課程後,陳一銘醫師教導論文的結構「四大段及十六小段」。陳醫師不諱言寫論文和八股文一樣,有固定的格式跟骨架,天馬行空或抒情寫意是寫散文小品而非學術著作。

 

意外的是寫論文也跟上時代潮流,沒想到人工智慧也是寫論文的小幫手,給予 ChatGPT 大綱,AI 竟毫不遜色立刻擬出草稿,其內容讓我這個入門者汗顏不已,然而換個方向想,電腦都能辦得到,自己又怎能輕言放棄?

 

大學基礎醫學實驗作業有時需要製作統計圖表,當時目的只是想盡速完成作業,圖表格線凌亂、文字大小跟字型不一、數字沒有對齊……,經過互動實作洗禮後,覺得自己之前的作業很草率、粗糙。

 

吳爵宏醫師一語驚醒夢中人,人類是視覺動物,且本能傾向用直覺做判斷,如果呈現的作品無法使人一目了然、更甚者不知所云,作品被拒絕的機率就大大提昇,自己嘔心瀝血的文章卻因為圖表的瑕疵而落馬,豈不讓人扼腕?

 

 

在學校都沒搞懂的統計,課中卻能馬上學會 MedCalc。

 

大學生物統計課跟流行病學,都強調 SPSS 跟 SAS 的實用與重要,偏偏我沒慧根,不僅沒搞懂各種統計的原理,完全不會 SPSS 及 SAS 的操作。

 

幸好課程簡明扼要地介紹常用的統計方法,強調活用而非死記,MedCalc 的操作也深入淺出,藉練習題熟悉各項操作,中間有各種問題也能很快得到合適的解答,我能準時完成課堂作業,人生的里程碑又邁進了一步。

 

投稿一直是大哉問,到底是投高分、容易上、還是快速審查?問一百個人有一百零一個建議,講師坦誠不同領域的文章接受條件不同,然而還是有初步策略選擇出版社,甚至還可以請教 AI 的意見,AI 會依據標題跟摘要篩選出候選人,這比起我自己無的放矢,有效率太多了。

 

八小時的課程濃縮了諸位講師的精華,縱使只學到百分之一,也勝過自己碰壁、浪費寶貴的時間,期許自己能持之以恆,於學術的道路上持續前進。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30819_第五十七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