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三個月,自己的學術之路邁向量產。

 

作者:廈門長庚醫院 耳鼻喉科  謝惠姍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謝惠姍與蔡明劭醫師團隊,提出新的咀嚼肌間隙膿瘍連續傷口沖洗法,獲 Ear, Nose & Throat Journal 刊登!

 

 

Mepa_20201017_0444

 

 

橫跨海峽兩岸的醫學之路

 

簡單說明一下我的從醫之路,這一路走來,與新思惟的大家不盡相同。

 

大學主修的是復健醫學,之後高考及格,進入台大醫院工作三年。後來因緣際會跟先生到中國,進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在廈門長庚醫院完成 ENT 的專科訓練並升任主治醫師,之後還到史丹佛大學進修一段時間。

 

 

發  paper, quality 要保證,quantity 重要。

 

橫跨兩岸的醫學之路,讓我深深體會到:唯有論文與研究,才是自己最閃亮的名片,也是年輕一代的台灣醫師能與中國學者站在同一舞台,華山論劍的必勝招式。

 

其實,工作於北醫的父親,在我大學時期,就不斷耳提面命告訴我:「年輕醫師寫 paper 很重要,除了 quality 要保證,quantity 對年輕醫師可能更為重要。」

 

是的,但是該如何開始呢?從零到一,好像真的非常困難。

 

 

發表人生第一篇論文,卻沒有登 PubMed

 

廈門長庚耳鼻喉科的醫師組成,有定期指導的台灣院區非常資深的教授(就是常常在醫學會當主席的那些人),還有臨床年資很深卻只受過中文醫學教育的中國主任醫師。

 

內地的投稿環境跟台灣有些不同,SCI 期刊是夢幻等級,但因為語言及其他種種因素,不是一般醫師首先考慮的(大學附設醫院例外)。大家都以中文期刊為投稿首要選擇,其中最困難的是期刊名開頭為「中華」及「臨床」的醫學期刊。

 

我的第一篇論文就是在中國醫師指導下,成功投稿了一篇到「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的 case report,雖然很開心,也領到醫院獎勵金,但是在 PubMed 上搜尋不到,也沒有 SCI,感覺就是不夠完整,大概就是從 0 到 0.3 的感覺。

 

後來,在科內同仁的協助下,我嘗試開始英文寫作及投稿,題目為「A Large Mastoid Cholesterol Granuloma Eroding the Dura and Sigmoid Sinus」的 short paper,很順利被 Journal of Cytology and Histology 接受,真是開心極了。

 

直到進行院內論文登錄時,才發現原來投稿到沒有 SCI 的期刊,此期刊網頁上所顯示的 impact factor*,是非正式的 impact factor。此時的我,不僅陷入挫敗深淵,更有一種被欺騙的羞愧感。

 

 

已經有研究成績,寫作還是與新手無異。

 

2015 年之後,陷入連續五年的停滯。

 

所幸,開始接受高雄長庚黃仲鋒教授的指導,我們針對人工電子耳植入及聽力學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及資料整理,在黃教授的指導下,我連續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兩篇 SCI 論文,分別為「Intraoperative facial nerve monitoring during cochlear implant surgery: an observational study」在 Medicine(當時 IF 還有 5 分),及「Hearing Assessment after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CRT and IMRT Techniques」在 Biomed Res Int

 

雖然這一年收穫頗豐,但其實就是老師說什麼,我就寫什麼,而且常常教授修改後的內容,幾乎都是大修正,之後就投稿了。簡言之,就是自己入了門,但還是屬於沒有一點功力的新手。

 

後續幾年,雖然已經開始累積不少臨床案例,也時常有各種研究想法,或許就是因為從來沒有接受過論文寫作系統化的訓練,也不懂得寫作投稿的訣竅,所以始終無法付諸實現。

 

 

到工作坊進修,精進自己的寫作能力。

 

2020 年,因 COVID-19 的緣故,待在台灣較長的時間,開始重新進行論文寫作,也開始進行線上自學,似乎有一些成果:「Pressure ulcers and skin infections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 A delayed yet serious issue」發表在 Int J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以及「Data for pressure ulcers and skin infections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發表在 Data Brief

 

即使如此,仍然覺得自己實力有太多的不足跟虛弱,寫個論文都像是拼拼湊湊,我決定鼓起勇氣,到新思惟上課。

 

其實,我關注新思惟很久了,首先是 FB 的動態上,常常看到長庚的學長們在新思惟講課、發表心得,然後是新思惟的快訊又公布某位熟悉的醫師,論文被 accept 了。

 

很幸運的,我候補到十月底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最後一個名額。上課前,自我的設定的目標為:讓自己盡快成長,成為一個能寫的人。

 

 

課後三個月,與校友合作拚出兩篇論文!

 

果然這一整天的課程,完全沒有讓我失望!

 

在緊湊的一天內,我學習了期刊寫作的正確架構及論文撰寫的研究邏輯,了解何謂常見的低級錯誤,也從新思惟講師的身上學習到 reviewer 的觀點,更驚喜的是還有美麗圖表的製作(我自己閱讀期刊時,非常關心跟注重 Table 及 Figure)。

 

上完課,我大概花了一個禮拜,把上課內容重新再 review 一次,然後用重新 format 過的腦袋,與嘉義長庚蔡明劭學長,在三個月內合作撰寫了兩篇 papers,第一篇 case report 很快就被 Ear, Nose & Throat Journal 接受了,希望第二篇 original article 也能盡快獲得佳音。

 

(鈺編按:資深校友蔡明劭醫師,至今已參加逾二十場新思惟大大小小的活動,成功在學術上建立自己的生產線,經常名列於傑出榮耀的快訊,有興趣的朋友請往這邊走。)

 

謝謝我的老師黃仲鋒教授、李立昂教授、蔡明劭主任,也謝謝新思惟國際,有你真好!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01017_第三十三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