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破論文寫作的懵懂與無知

 

作者:高雄長庚醫院 耳鼻喉科 吳靖農 醫師

 

 

MEPA_20170218-285

 

 

是先知還是潘納?

 

還記得一開始跟科內學長提到我要來上新思惟《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時,學長笑笑地跟我說:「你是錢太多喔!寫論文只有一個重點,就是打開電腦然後寫就對了。」當時的我也只能苦笑回應,因為從來沒上過新思惟的我,也搞不清楚自己這樣的決定在科內是先知還是潘納。

 

 

帶著愉悅的心,卻忘記帶電腦……

 

懷疑是不是也沒帶上腦袋 上課當天到了教室,助教親切地詢問我是否有帶電腦時,我毫不遲疑地打開我的背包,正打算說發出「一ㄡˇ」的唇音時,赫然發現我的電腦包空位只有一本雜書在跟我 say hello,瞬間整個呆掉。

 

正在想才剛來就要打包回家的時候,新思惟馬上貼心地準備備用電腦給我,只能說新思惟不只著重在課程準備,其他硬體上的準備也是非常用心(看來下次還可以多出幾次包考驗他們 XD)

 

 

精彩的課程,差點跪著上完。

 

在開始上課後,我才發現原來過去的評價不是空穴來風。一整天 8 小時的課,上完絲毫不覺疲累,反而有種如沐春風之感,而聽到關鍵處更如醍醐灌頂,只差沒有跪著上完這天的課。

 

陳一銘醫師一開始對於寫作起承轉合的描述及重點強調,點破了自己過去對於論文寫作的懵懵懂懂,過去為何老闆要這樣改、為何如此排序,終於有撥雲見日之感。

 

吳爵宏醫師從 reviewer 角度出發而衍生的「快思慢想」、「蓋火鍋」理論,意外地讓我了解到原來一篇論文要能讓 editor 看進去的關鍵,居然是過去自己蠻不在意的部分,就是魔鬼藏在細節裡的概念。

 

至於過去被認為該課程最令人趨之若鶩的部分「生物統計的 salvage treatment」,完全當之無愧,在結合後面的互動實作後,有如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連午餐都捨不得停下來吃了。(題外話,該本互動實作講義直接結合了生物統計的趣味、概念及輸出,完全就是生物統計超級攻略。)

 

 

時間就是金錢,這堂課真划算。

 

還在意猶未盡時,陳醫師的期刊選擇策略,吳醫師的個人研究品牌建立專題,更讓人有種一下課論文就會浮現的錯覺。當然,蔡校長最後的時間與資源分配專題,又把我們拉回了現實。拿飛機起飛的恰當比喻,告訴我們平流層的生活是因為經過了艱困的起飛,顛簸的對流層,最後才會到達平穩的平流層。

 

我也明瞭這堂課帶給我的意義,不是直接讓我上天堂,但卻能讓我減少飛機停留在跑道的時間。如果時間就是金錢,那這堂課也太划算了。

 

最後也是我最大的心得及心願,希望這麼優質的課程,有一天可以有南移的機會,讓中南部的同事們,不要因為花在路程的時間跟經費而躊躇不前。最後還是要再次謝謝新思惟的用心,因為你們,我相信我們可以少走很多醫學上的冤枉路。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0218_第十五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