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對了,醫學研究就少走冤枉路。

 

作者:高雄榮總 不分科 陳兆宏 醫師

 

 

00_FB_MEPA_20180505_0083

 

 

新手,適合這門課嗎?

 

以前在 intern 時,每次一到科部會議,總會有幾張 slide,會秀出住院醫師學長姐目前的論文進度,如果還沒有破蛋的學長姐就會一直「被關心」,不過要在繁忙的臨床生活中,擠壓出時間來寫 paper,一直是很有挑戰性。

 

「新手真的適合上這門課嗎?」在上課前一直有這個疑問,畢竟來上過課的學長姐,幾乎都是正在寫作的路上,不然就是已經有被 accept 的論文。

 

在第一堂課,蔡校長就用統計圖表告訴大家,發表 3 篇以內的都還是新手,只是大家出發的時間不一樣,找對方法寫作才重要。

 

論文寫作有脈絡可循,好比小時候學習作文,一開始就會教導「起、承、轉、合」的寫作方法,論文寫作也不例外,陳一銘醫師用四個段落來描述:「有吸引力但不講古的 introduction、有科學根據的實驗方法、有邏輯分段的 result 呈現及有前瞻影響力的 discussion」,如同填充題一樣,把論文該具備的材料,填入各自段落。

 

 

不用硬記公式,統計實作從容上手。

 

統計永遠是大家的痛。過去學生時代上了一學期的統計,認識了一堆繁雜公式及定義,學了之後不知道該如何應用及實作,就如同去駕訓班學習倒車入庫,只知道對到第幾根電線桿之後,要開始轉方向盤幾圈,但如果沒有上路操作,實際碰到停車格,還是不太會把車適當地停在格子內。統計也是如此,沒有實際去使用,漸漸地到臨床僅存的記憶大概就剩下「p < 0.05 有顯著意義」。

 

不用硬記公式的統計,永遠是容易被大家接受的。過去學校上課,學習到很多公式計算及深奧的理論,陳一銘醫師在這堂課中教導大家,在論文寫作會用到的統計概念,利用化繁為簡的分類,快速找到適合自己資料的統計模式,而快速出產正確的圖表及數字。

 

互動實作是新思惟最新穎及實用的課程設計,畢竟在過去學習的路上,經常接觸到很多知識,而獲得大量的 input,但站在學生的角度,經常是學了不知道該如何使用。

 

中午的互動時間,用剛學習到的統計方式,實際在 MedCalc 上操作。很感謝助教們穿梭其中,不斷地解決大家遇到的問題,讓我們從「做中學,學中做」,將上課的知識去活用及應用。

 

 

懂得寫作的眉角,避免犯錯失分。

 

論文寫作是講究「眉角」的,畢竟 reviewer 一天的時間有限,如何在眾多論文中讓 reviewer 被吸引?

 

吳爵宏醫師用 reviewer 的角度,告訴大家如何避免犯錯,包含文字排版、圖表繪製及空間配置,讓 reviewer 的眼光可以多停留一點,多提供一些意見。

 

 

好的時間管理,才能有好的管理人生。

 

最後一堂課,蔡校長用過來人的經驗講授時間管理利用,畢竟一天只有 24 小時,要同時兼顧家庭、工作是一大挑戰。我覺得收穫最多的是「帶狀時間」利用,在有限時間內,做最有效率的事情是很重要的。課後,我也拜讀蔡校長「時間管理技巧:以 30-40 歲的人生為例」的文章,當中新穎的觀點真的值得學習及應用。

 

「新手真的適合上這門課嗎?」

 

我覺得從三位老師身上,學習到許多寶貴的寫作經驗,可以在醫學研究這條路上少走許多冤枉路。方法對了,就可以減少許多錯誤發生。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80505_第二十一梯次課程紀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