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小時,突破論文寫作的碰壁期。

 

作者:馬偕醫院 胸腔內科 陳昭賢 醫師

 

 

mepa_20161210-308

 

 

每次聽到著作等身的講者介紹,總是覺得他跟我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不過今天,似乎瞥見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鑰匙。

 

 

簡單可複製的防呆架構

 

這堂《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也維持了新思惟小班工作坊的實用精神,用短短一天的時間讓學員可以具備完成最小可行論文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的能力。

 

首先陳一銘醫師提供了防呆的模板架構,說明論文的每個部分需要什麼東西,讓新手按圖索驥就可完成一篇架構完整的論文;接著不像大學的教授要我們把整個生物統計搞懂,陳一銘醫師只提供完成論文需求的統計學常識;吳爵宏醫師及互動實作時間,讓我們學會如何完成清楚好懂的圖表。學會這些,回家似乎就能開始如法炮製一篇像樣的論文。

 

我們初學者的論文,往往停留腦袋中或是在電腦裡,不知道要怎麼完成。我們四處學習、一改再改,就是沒有把它給投出去、或是一被期刊拒絕就萬念俱灰。

 

 

學術生涯由名詞變成動詞

 

在今天的工作坊後,我瞭解到真正論文寫作的學習是在投稿之後,經由一來一回的修改、審稿者的建議才能快速進步,不能只是想或是閉門造車,而是在做中學。一旦論文完成不用冀求第一次就完美,只要努力寫到可以刊登的程度,繼續往前著手下一篇,才能越寫越好。學會論文寫作簡單可複製的架構,或許可以縮短摸索、寄出前的學習曲線,讓我們的學術生涯由名詞變成動詞。

 

 

專業是論文生產的核心

 

選擇、培養什麼樣的專業,比選擇什麼樣的論文題目還要重要。作為一名論文的初學者,腦中想的總是有什麼題目可以寫成論文?東寫一篇、西寫一篇,每篇都要從新開始,不僅事倍功半、而且沒有累積性。

 

聽完吳爵宏醫師的故事,我發現穩定的論文產出與學術地位的核心,是紮實的專業。就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當一再重複的做出心得,在這個領域中成為數一數二的一員,就有機會從一篇 original article 衍生出 review article、visual vignette、letter to the editor、correspondence、author reply……等一系列的文章。若是熱心教學、交流,更能拓展學術的舞台。

 

 

做好時間管理,事半功倍。

 

若要學術起飛,時間的質比量更為重要。蔡依橙校長以飛機起飛比喻,「起飛沒在分段跑的」,若是想要學術起飛,要把學術當成是第二份工作,一週得要投注 50 個小時,累積一段時間的超高密度、一口氣突破學習曲線最初的碰壁期,才能有初步的收穫、開始事半功倍、進入甜蜜期。

 

若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投注再多的總時數,很可能篇篇難產,待到天荒地老才有零星的幾篇得以刊登。

 

短短一天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不只教初心者也能學會的 how to、還傳授量產論文的核心心法。對一個不得其門而入的初學者,這是一筆划算的投資。

 

(釔編按:陳昭賢醫師在互動實作完成的高品質統計圖表,獲得「統計圖表大賽」恭喜陳昭賢醫師!)

 

 

mepa_20161210-493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61210_第十四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