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竣暘醫師之原創論文,獲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刊登!

 

 

01_AVS_huangcy

 

 

文章介紹

 

A 型主動脈剝離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經廣泛性主動脈弓置換術後,有殘餘的遠端剝離患者 (chronic residual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跟 B 型主動脈剝離的處置類似,以內科的藥物治療為主。

 

若是這類患者有相關症狀或複雜的合併症(譬如持續的疼痛、主動脈破裂、造成內臟或週邊血管缺血等等),則需接受再次手術、或接受近年發展迅速的血管腔內覆膜支架置放術 (endovascular stent-graft deployment)。此時再次手術的困難度高,即使在有經驗的醫療中心,據統計死亡率為 4.8%、併發症機率為 19.9%。

 

隨著血管腔內胸主動脈修復手術 (TEVAR;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近年的廣泛使用,非因疾病進展或醫源性卻在支架兩端發生新撕裂口 (SINE; stent graft-induced new entry) 的狀況已有不少的文獻報導,尤其是在 B 型主動脈剝離的族群中。

 

關於支架遠端產生 SINE (distal SINE) 的探討,黃竣暘醫師團隊在 2013 年已有文章發表於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Factors predictive of distal stent graft-induced new entry after hybrid arch elephant trunk repair with stainless steel-based device in aortic dissection.」,研究族群包含 residual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與 B 型主動脈剝離。

 

在此篇論文中,黃竣暘醫師團隊則專注於 residual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這個「單一族群 (homogenous population)」,接受血管腔內覆膜支架置放術後發生 distal SINE 的相關觀察。同時,討論主動脈重塑 (aortic remodeling) 在 residual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中與 SINE 之關係,這部分在過往文獻中很少被提及。

 

研究結果顯示,遠端的覆膜支架如果選擇相對較小的尺寸,會伴隨著較不顯著的主動脈重塑狀況,因而可能有助於預防 distal SINE 之發生。

 

 

期刊介紹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這本血管外科領域的雙月刊,一年約收錄 200 篇論文,在 2014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1.17。文章類別有:臨床性研究(包含新藥物、新醫療器械之試驗性研究)、基礎醫學研究、病例報告、文獻歸納、血管內技術和內視鏡手術的新發展、手術之技術細節介紹、歷史性回顧、評論與通訊 (correspondence)。

 

 

再次恭喜黃醫師!

 

 

黃竣暘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50517_第六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